大湾区文投会准备好了:为资金找项目、为项目找资金
勇气与真诚:“灵魂拷问”&“会后对接”
“去年你们营收多少?”
“是不是觉得给别人打工不赚钱?”
“你需要一个很强的合伙人团队,除非你没有大的梦想。”
“你们公司是要做影视还是做IP?你们有什么成功案例?”
“我不希望你盲目努力,创业要先聚焦。”
……
在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下称“大湾区文投会”)的路演专场上,行业大咖云集、顶尖资源汇聚。点评嘉宾话语犀利得让演讲者在台上出冷汗、也燃热血。项目在路演中,还有点评嘉宾说:“会后我们谈一下,我帮你对接几个基金和机构。”让演讲者倍感温暖……
不回避问题也不遮掩商业模式,真知灼见、肺腑之言频出,令人兴奋、激动、称赞。这类一针见血的建议和话语,对见多了“表演型人格”的投资方、见多了实力强者的创业者而言,难能可贵。但对于务实的大湾区和广东首创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而言,却是文化底蕴、办会底色。
打直球说真话!大湾区文投会如何扯下投资界的神秘面纱
投资者与创业者彼此坦诚相见,共同为同一目标而双向奔赴,彰显出广东在文化产业上的高层设计、精心布局。由数据可以看到丰硕成果:前两届大湾区文投会共有58个项目路演,最终28个项目在会上及会后一年内获得融资,转化率约达50%,一共实际融资超过95亿元。
把“打直球”“说真话”贯彻到底,让各方看到真诚和信心。
今年大湾区文投会不仅以“为资金找项目,为项目找资金”为主题,更在大会现场通过“1+8+N”系列活动,即1场主题大会,8场专场投融资路演以及多场配套服务活动,把投资人、投资机构、创业者、新兴企业拉在一起聊合作。
大湾区文投会邀请成功的企业家来担任参会的文化创新企业的“创业导师”,让老行尊带新手安全渡过保护期、来到发展期,“近距离”“手把手”赋能创新型中小文化企业的成长壮大。
加上会后的项目跟踪服务力度不减,让投资方与创业者感受到来自关键部门给予的安全感,使路演上出现一幕幕直击问题、底层逻辑、对接资源的动人场景。不禁让人感慨:这就是大湾区!这就是大湾区文投会!
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
三年磨一剑,文化产业投资也需养成系
无论是场内路演企业,还是场外参展企业,许多企业负责人及投资人被追着要联系方式,投融资对接区不断迎来交流磋商的人群。一家来自北京的文化企业路演结束后特意向组委会反馈,此次大湾区之行已有50多位投资人与他建立联系。
文化产业内容与运营为核,其培育需要有长效机制和耐心资本,需要有能够赋能企业成长起来的营商环境。好政策、好环境为科技文化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外部条件,让企业与创业者、创作者能专注于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创新和落地。因此,文化产业需要多方合力共同养成。
今年5月,广东出台新一轮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涵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大领域,87条硬核措施为激发全省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注入强劲动能。如今半年过去,“政策包”已初具成效。
在政策引导激励下,众多头部文化企业加速在广东的布局拓展,一大批优质文化项目在大湾区落地实施,大量优秀文化人才来广东就业创业。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规上文化企业营收已超2万亿元,利润超2000亿元,总营收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广东省经营性演出总场次达到了3.56万场,总收入达63.56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演唱会经济成为消费新引擎。动漫产业加速转型,动漫加潮玩等多业态联动成为突出亮点。游戏、电竞、网络视听保持高速发展,顶级电竞赛事增长300%,超高清视频产业即将成为广东省第10个超万亿级的产业集群。
这种由政策设计、产业基础、技术设施和资本市场构成的四维优势,使广东文化产业具备规模扩张的边际成本递减和创新试错的风险对冲双重特征,构成大湾区在全球文化产业链中的战略级竞争优势,更改变了资本对于文化产业投资领域窄、项目少的固有认知。
再现岭南文化精神特质:生态已成,心态更稳
产业生态良好已成为广东的一大投资优势,继而带来的是更加开放从容的心态,助力文化产业生态更加健康运转。
“近年来,文化产业投资活动高度向北京、上海、广东等少数头部地区集中。从投融资领域来看,文化智造的投融资事件数量最多,线下衍生、AIGC、VR/AR、游戏等紧随其后,说明投融资更偏爱具有硬科技属性的文化企业。”《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5年10月,大湾区文化产业合计产生融资事件720件,据估算,总融资金额约为564.1亿元。其中,广州、深圳共计613件,占比高达85%。
“科技赋能”是今年记者在会场听到的最核心的议题。以AI为代表的科技,以及具身智能机器人、AR/VR/MR设备、3D打印等具体应用与文化产业的碰撞,展现出文化产业的广阔前景与想象空间,也说明了科技已经重构了文化产业链条,颠覆了人们对科技改变文化的认知。“‘Al+文化’是推动文化强国的战略机遇。”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高文在本届大湾区文投会的主题大会上指出,“探索文化和AI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是迈向文化强国征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核心路径”。
国泰海通政策和产业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刘峰指出,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同比增长25%。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实力、市场份额等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深圳、广州两市在全球人工智能最具创新力城市中排名前五十。从国内市场看,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增速、企业总量、大型企业数量等指标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从一场盛会升级为一个平台,再进阶到一个生态,大湾区文投会已连续举办三年,吸引了优质项目与投资机构纷纷关注大湾区和大湾区的文化产业及投资领域。在这场人流涌动、专业、高效又充满真诚与希冀的大会上,人们看到了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结果:人类未来的精神生活场景将彻底打破物质与非物质的明晰界限,一场全球产业新浪潮正汹涌而来,大湾区正是承接这场改变未来浪潮的实际海域。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 | 李梦醒
【拍摄】 刘家业
【本文责编】 张蓓蕾
【频道编辑】李晓霞 史成雷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影子 刘树强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