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全球数智人才发展创新基地在深圳启动建设,该基地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深圳人才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五年内预计培养高质量数智人才超20万名,致力于填补国内 ICT(信息与通信技术)根技术人才系统性培养领域空白。
基地由深圳人才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数智国际人才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建设计划分两期推进,预计2026年建成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2027年成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30年成为全球数智人才培养高地。
《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显示,全国范围内ICT认证人才缺口达2000万人。为解决人才供给瓶颈,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人才集团有限公司三方签署合作协议,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国资运营平台将深入联动,整合政策制定、技术牵引、人才培养、资源统筹、运营服务等优势资源,共同培育数智人才培养生态,创新打造数智人才发展的“全球标杆”。
华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华为公司本部首次深度参与建设的全球人才培养标杆项目。基地将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依托“22+1”华为全系列认证体系(22个 ICT技术+1个项目管理),搭建匹配数智化职业岗位及行业数智化转型要求的课程体系。通过“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培训模式,面向技术技能人员、政企管理人员、培训师资、院校学生等群体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十五五”期间基地还将发布30个ICT新职业工种标准,推动“华为标准”“深圳标准”成为“中国标准”“全球标准”。
目前,深圳技能人才总量超4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数量达159万人,占比39.2%,居于全国前列。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全球数智人才发展创新基地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技能强企”“技能照亮前程”以及“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行动的创新举措。全市现已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家,省级产业就业培训基地2家,建有市级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载体354家。
南方+记者 李定
通讯员 石紫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