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荔枝迎收官,一场“增产又增收”的突围战靠什么打赢?

作者 廖钰娴;梁维春;张国威 2025-07-11 10:57

点击查看专题

罗浮山下,枝头上所剩无几的荔枝预示着,惠州市博罗县近10万亩荔枝迎来一年一度的采收季尾声。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北宋文学家苏轼近一千年前写下的诗句,再次迎来时代的回响。

作为广东省的荔枝重要产区,博罗县把今年荔枝的稳产促销,作为打造“罗浮山”区域公共品牌的关键之举。这一次,“走”到更远处的罗浮山荔枝,收获了从未有过的影响力,激活了罗浮山下这片土地的“甜蜜经济”。

这是一次跨越千年时空的对话,更是一场关乎荔枝“增产又增收”的突围战。

冷链物流“伸”进荔枝林

7月10日,一场台风雨过后,位于博罗县龙华镇的博罗县山前荔枝专业合作社恢复了宁静。在这里,荔枝采摘已经基本告一段落。

“今年我们合作社采了2500吨荔枝,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做到了增产又增收。”忙了整整一个采收季,当地种植大户黄鹏达此时终于得了一点空闲。这些天里,他和村里的其他果农一样,每天在晨雾中上山采果,只为抢在太阳升起前,保住荔枝最清爽的味道。

对于龙华镇柳村村山前小组的果农来说,种植荔枝是他们最重要的营生。这里是罗浮山荔枝的核心产区之一,种植面积约3500亩。由于广泛种植妃子笑、桂味、糯米糍等多种荔枝品种,采收季从今年5月底一直持续至今。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冷链物流集散点直接“伸”进了荔枝林里。

龙华镇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前期主动对接冷链物流企业,龙华镇促成顺丰速运在当地荔枝种植最为集中的山前小组建立村级物流集散点,辐射周边核心荔枝产区,为农户提供“田间采摘—分级包装—冷链直发”的一站式服务,农村荔枝运输“最初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堵点得以疏解。

如此一来,荔枝物流运输的整体时效缩短了4-6小时。不仅如此,有了快递协议价,农户的运输成本也降低了20%以上,大幅提升了荔枝鲜度和市场竞争力。据统计,截至目前,产自龙华镇的罗浮山荔枝销售量约3150吨,销售额超2450万元。

事实上,放眼博罗全县,一场罗浮山荔枝的“保鲜大战”已经全面“开攻”。

博罗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博罗县相关部门与顺丰速运签订协议,就荔枝物流运输开展全方位战略深度合作,在8个主产镇陆续召开种植户产销对接会,设立17个临时集散点,让冷链物流服务直达村一级。

更令人瞩目的是超4万吨冷链服务能力的支撑。在博罗县泰美镇,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首期4万吨智慧冷链中心已建成运营,加上100多台冷链车的配备,这就意味着,从树上新鲜采摘的罗浮山荔枝,可以第一时间得到预冷处置,并在冷库中妥善储存,等待更好的上市时机。据悉,该基地冷库已协助荔枝预冷超1万斤,累计分拣4.7万斤。

荔枝高质量发展专链稳产促销

在博罗,罗浮山荔枝有着不“赶早”的充足底气。

博罗县是岭南荔枝的主产区之一,有着1400多年的荔枝种植历史。这里种植的近10万亩荔枝,主要品种有妃子笑、桂味、糯米糍、怀枝等传统品种以及近年引进的仙进奉、紫娘喜、无核荔等优新品种,以6月初至7月中旬陆续成熟上市的中晚熟品种为主打。

博罗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18年3月,“罗浮山荔枝”就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4年,“罗浮山荔枝”成功入选中央气象台和中国天气网联合发布的“节气名优特产品名录”和“节气名品”,同时以逾12.86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2023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

有历史、有品牌、有故事的罗浮山荔枝,从未停止对品质的追求。

近年来,博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不断深化与国家荔枝产业技术科研单位和省农科院的合作,积极参与荔枝质量安全新技术、新模式推广活动。

同时,充分发挥农技“轻骑兵”和农业科技特派员的作用,深入挖掘和培育“秀埔荔”、“宫粉糯”等本土品种,重点提升荔枝高接换种、病虫害绿色防控、精准水肥管理等关键技术,全面促进果品外观、口感及商品化率的提升。

在这片土地上,规模浩大的荔枝品种结构优化工程也早已启动。据统计,博罗累计投入近200万元用于荔枝品种结构优化,重点推广一批优良新品种,通过建设示范基地、荔枝种质资源圃,以及举办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会,辐射带动全县荔枝高接换种提升工程的实施。

这些年来,罗浮山荔枝品质持续提升,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尽管如此,博罗仍未松懈——今年荔枝集中上市,要稳住销量,保护农户利益,就必须未雨绸缪。

早在今年5月初,在现代农业产业链(含食品产业链)专班统筹下,博罗就设立了荔枝高质量发展专链,全面摸清全县荔枝品种、分布区域、上市时间等产业情况,推动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和品牌宣传力度,深化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5月7日,博罗县首场荔枝产销对接会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召开。这场对接会与顺丰旗下驿加易选电商平台、美团小象超市、抖音区域电商等进行产销对接,建言献策,邀约采购商走进博罗主产区,现场考察优质果园。

同样在上述基地,6月18日,惠州市2025年荔枝助农产销对接暨第八届罗浮山荔枝文化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行。活动现场推出采摘地图,发布3条“美荔博罗”荔枝文旅线路,罗浮山荔枝IP“罗小荔”也正式亮相,现场促成总授信3848万元的金融支持及多项产销合作。

科技赋“荔”改变传统产销模式

7月清晨,产自雅时园荔枝稀有品种农业专业合作社(下称“雅时园合作社”)的稀有荔枝“荔枝王”,被逐一装进印有“罗浮山荔枝”字样、统一定制的纸箱。这些个头像鸡蛋一般大的稀有荔枝,从这片千亩荔枝园出发,经由冷链运输,被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食客享用。

无核荔枝、仙进奉、荔枝王、观音绿、仙桃荔、冰荔……在雅时园合作社,各类稀有品种的荔枝延续往年的良好销售态势,卖出了普通荔枝5倍左右的单价。

“我们现在采取订单农业模式,根据客户需求定量采摘。”雅时园合作社负责人陈伟清告诉记者,合作社引入现代农业技术,通过疏花疏果、无人机作业等精细化管理提升果品品质。果园内还安装了水肥一体化喷淋系统,配置了农残检测设备,安装了1000米单轨运输车。

科技力量的加入,改变了传统荔枝种植生产模式。陈伟清介绍,雅时园合作社最初只有近500亩自有荔枝园,通过辐射带动周边农户高冠嫁接稀有品种,目前总种植面积已扩展至近1000亩,成为“广东省一村一品”荔枝专业村项目实施单位。

和雅时园合作社的稀有荔枝一样,品种改良让荔枝出圈的故事,在博罗大地接续上演。在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荔枝)——泰美镇,部分低效品种被逐步淘汰,通过嫁接技术引入仙进奉、观音绿等优新品种,荔枝的单位产值得到提高。

据悉,今年泰美镇种植的主要荔枝品种有妃子笑、桂味、糯米糍、槐枝等,总产量预计超1万吨。围绕“上膳泰美”和“湾区食品第一镇”的定位,泰美镇把罗浮山荔枝作为上膳优果的重要品类来打造,以获评荔枝专业镇、专业村为契机,加快推广标准化种植,完善农业设施,提升种植效率。

位于泰美镇的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协同的产销对接模式接续开展。在这里,博罗县供销社与基地合作,创新推出荔枝提货卡预售、工会集采和电商直播3种销售形式,联动专业合作社直供、基地平台赋能、企业定向输送、基层服务站集散四大渠道,构建起覆盖全国的荔枝产销网络。据悉,启动运营9天内,已助力农户销售荔枝超66万斤,不仅解了农户的燃眉之急,更让罗浮山荔枝鲜飘全国。

南方+记者 廖钰娴

部分图片来源:博罗融媒

编辑 糜朝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