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将民法典精神融入基层治理实践,切实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和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近日,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司法局联合县法学会,邀请广东天行健律师事务所王少敬律师走进洛阳镇,以“民法典宣讲乡村行”活动为载体,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治讲座,让法律知识从“纸上”走到“田间”,从“条文”融入“生活”。
精准对接需求
让普法内容接地气
活动前期,驻村法律顾问深入村民家中、田间地头,面对面收集群众关心的土地流转、乡邻纠纷、劳资纠纷等高频法律问题,梳理形成“群众需求清单”。主讲律师围绕清单内容精心备课,把法条转化为“方言土语”,把案例对接成“身边故事”,让普法内容既贴合乡村实际,又直击群众痛点,真正实现“群众点单、律师接单、普法送单”的良性互动,让法治宣讲成为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实用课。
增强普法感染力
让普法过程添活力
主讲律师王少敬通过短视频解析典型案例、设置“法律知识有奖竞答”环节等方式,激发群众主动参与热情。这些“沉浸式”“互动式”的宣讲方式,既提升了法律知识的传播效率,更让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法治认同,推动民法典精神入脑入心。
聚焦常态长效
让普法成果固根基
本次活动重点面向村“两委”干部、社区工作者等群体开展,旨在通过培育基层“法治带头人”,带动形成“干部带头学、群众跟着做”的普法氛围。通过强化基层干部的法治思维,推动其在村务管理、矛盾调解等工作中依法履职,以点带面促进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逐步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环境,让群众在参与法治实践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下一步,乳源瑶族自治县司法局将持续深化群众性法治文化建设,立足群众需求优化普法供给,丰富“菜单式”“订单式”普法活动载体,推动民法典宣传与乡村治理、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让法律成为群众生产生活的“护身符”,让法治成为瑶乡发展的“稳定器”,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筑牢法治根基。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付家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