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森林资源禀赋优越,森林面积35.67万公顷,覆盖率高达78.65%,木材蓄积量位居广西前三。2021年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与深圳市宝安区结对以来,两地以粤桂协作为桥梁,全流程参与、全要素保障、全链条推动环江林业产业发展,形成“政策扶持—产业集聚—市场辐射—联农带农”的闭环路径。2024年,环江已集聚林木企业117家,规上企业占比约30%,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0.3亿元,同比增长450.91%。
一、种好一棵树,护好一片林,科技赋能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一是技术下沉到户,智护新绿。整合粤桂资源开展“林技入乡”专项行动,系统性开设森林病虫害防治、科学抚育等专题培训,建立“企业示范园+合作社实训基地+农户责任林”的三级传导机制,针对结对帮扶村脱贫户群众重点培训,目前已在12个乡镇培育示范户44家,实现生态资源培育与林农增收致富双向赋能。
二是科技保驾护航,智巡常绿。2024年以来,环江引入深圳宝安区无人机智巡模式,构建“林长+无人机”协同巡查体系,先后部署6套无人机空港设备,研发林地砍伐、耕地违规种植桉树等AI识别模型,规划35条总长210公里的定航航线,实现日均150公里自动化巡查,原本护林员要7天才完成的巡查区域,现在当天即可完成。既有效破解乡村林长巡查效率低等难题,又帮助环江在全区率先迈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先行实践地序列。结合无人机巡查数据生成林地资源动态监测报告,推动“林长制”向“林长治”转变。
三是碳票先试先行,智治扩绿。联合开展碳票试点,发放广西首批林业碳票,减排碳量1.98万吨,为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开辟了新路径,实现生态系统改善与经济效益提高双提升。
二、建好一座园,招来一批厂,筑巢引凤打造产业集群高地
一是共建基地,打造产业发展新空间。2022年以来,每年粤桂协作资金超50%用于林木产业发展,累计投入1.15亿元建设粤桂协作林业产业园标准厂房16栋共9.79万平方米,占环江林木产业基地的31%。相关厂房全部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吸引东部板材企业提前预订,园区承载力显著增强。此外,粤桂林木厂房累计向60个村分红629.77万元,带动全年50%的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4万元以上。
二是招商稳企,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坚持搭台唱戏、添砖加瓦并举,4年来,宝安区持续安排专项招商经费和产业奖补资金,累计投入近200万元粤桂招商经费,扶持环江创新开展驻点招商、以商引商,全县成功引进林木行业上下游企业117家。出台《环江县推动深圳市宝安区帮扶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操作指引》,为7家林木规上企业发放帮扶产业扶持奖补资金170万元,进一步提升环江经济“造血”功能。
三是产才融合,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坚持每年组织两地企业开展“春风行动”、校企招聘等活动,不断扩大劳务协作,年均提供板材加工、智能制造等岗位超5000个,帮助企业稳岗扩岗。联合林木企业开展县内首批产业工人培训,环江生态板产业工人规模扩增近3000人,间接拉动种植、加工、物流等领域近4000人就业。通过“招工就业、培训技能、产业反哺”三措并举,为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以含香村林木产业园为例,仅2024年就吸纳百余名群众返乡就业,并向40个村集体分红153.37万元。此外,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房屋出租+农产品销售”实现多元增收,生动诠释“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理念,实现林木产业壮大反哺乡村振兴。
三、用好一座仓,卖好一张板,品牌驱动实现产业价值跃升
一是仓储前置,设置产销对接核心节点。联合打造位于深圳市宝安区1300㎡“零租金”仓储厂房,由环江平台企业与深圳经销商以“产地直供+前置仓储”模式联合运营。初步测算,每降低1元的仓储成本,可提升环江林木在大湾区100元的销售额,直接帮助环江企业每年减免仓储成本近100万元。同时,依托宝安区“双走廊交汇点”的区位优势,叠加前置仓毗邻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广深沿江高速等交通枢纽的通达性,构建起2小时辐射大湾区“9+2”城市的流通网络。
二是仓展联动,擦亮环江产品品牌名片。在宝安中心区设立配套展示中心,并设立环江“顶卡花”(毛南族特有服饰花竹帽音译)品牌展销中心,形成展示、仓储的双功能布局,贴合大湾区家具制造、装修装饰等行业“小批量、多频次”的采购需求,助推环江从传统“生产地低价批发”向“销售地品牌化零售”的转型。去年以来,在宝安销售环江林木产品近2000万元,不仅打破以往被动接单生产、物流仓储成本高等产业发展瓶颈,同时为品牌溢价创造空间。
三是抢抓市场,搭建优质企业合作平台。两地政府主动为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全力推动环江产品打入大湾区市场。2025年4月,环江主要领导带队主动对接深圳目标市场,开展“叩门推介”,实地走访对接多家行业协会、产业园区、龙头企业。5月,深圳宝安区建筑工务署组织中建一局、三局、八局、中建科工、中国华西等战略合作企业赴环江调研考察,以购销需求、购销流程、对口协作政策为切入点,商洽合作意向。两地政府以“店小二”精神主动出击、精准服务,为环江林木产品精准对接大湾区广阔市场、促成实质性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有效打通产销对接“最后一公里”。
来源:深圳乡村振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