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广州中考化学科目考试结束铃声响起,首日考试正式落下帷幕。今年物理、化学试卷有什么特点?南方日报、南方+专访有关教学研究专家,为大家解析今年的中考物理、化学考卷。
物理试题引导教学向“解决问题”转变
“今年广州市中考物理试题,依据课标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着重从信息加工、逻辑推理、知识迁移和科学探究等方面考查学科能力,全面考查学科素养水平。”广州市有关教学研究专家表示。
物理试题素材参考教材,情境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的成果,注重时代性,倡导反机械刷题。
广州市有关教学研究专家举例,如第8题的“人工心脏泵”、第9题的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第11题“风光互补”路灯等,考查学生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引导教学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
此外,本次物理考试还注重引导教学重视数值计算。
“比如第15题自动储水箱、第16题电热加湿器等涉及的相关计算;渗透跨学科实践,如第12题物理学与地理的关联,第18题的创新实验等。”广州市有关教学研究专家说,这些题目引导教师要强化实践意识,着重对学生实践与创新精神、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基础试题占比提高,部分试题区分度增加
“与以往相比,今年广州中考化学试题更加友好平和且有良好的区分度,体现了水平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的双重定位。”广州市有关教学研究专家说。
在化学试卷中,基础试题的占比有所提高,考生入手更加容易,确保了绝大多数考生取得应有的学业成绩。同时,考卷提高了部分试题的区分度,也优化了主观性试题的难度结构,基本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有助于缓解考生紧张的心理状态,也能够实现高中阶段学校生源选拔的目的。
此外,上述教学研究专家表示,今年的化学试题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新教材所传达的新的学习经验和认识视角,“很多试题有新教材的影子”。
他举例,青铜文物的保护与修复问题是在真实的生活、生产场景中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广州空气质量改善问题则引导学生辩证分析生产安全、生态保护等与化学相关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此外,试题情境还凸显了地域特色,十五届全运会、“南海Ⅰ号”考古、岭南佳果荔枝等都有所呈现。
采写:南方+记者 陈理 谢望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