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机甲“驯龙师”,下潜深海2000米|鹏友圈

作者 李鹏程;张晓晨;招凤仪 2025-07-03 07:00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03:15

(广州机甲“驯龙师”,下潜深海2000米|鹏友圈)

广州机甲“驯龙师”,下潜深海2000米|鹏友圈

粤西海域,风卷巨浪。离岸40公里的水域中,一台名叫“金牛座”的机械巨兽撕裂海床,将电缆埋在海壤以下3米处。这是中国首次用自研高端装备完成海上风电施工。

研制“金牛座”的这家企业,成立仅三年已实现中国民企在深海机器人商业订单上零的突破,还能把国产深海机器人卖进中东,今年该企业订单数量、市场占有率均位列国内第一。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广州这家深海“机甲驯龙师”的硬核突围史。

搏击风浪的破壁者

上世纪80年代,欧美已在大规模建设跨大西洋海底电缆,中国的风电人却还在用简易工艺对抗惊涛骇浪。起步晚、底子薄,中国的高端海洋装备应用比欧美足足晚了30多年。

技术代差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过去十年有数万公里的电缆裸露海底,洋流扰动、海床冲刷、动物啃咬、船舶抛锚,都会造成中国海洋基建的痛。

直到广州南沙杀出一支“破壁者联盟”:

创始人放弃海外高薪,带回中国首套深海机器人技术。团队成员中,有人专攻液压系统,让机械设备扛住深海巨压;有人研究过万米级水下潜航器,赋予机器人“中国大脑”;还有人专门与海水海风打交道,专门弄懂它们的特性。

这群年轻人组队,立志打造世界上谱系最完整的海洋机器人解决方案,造出亚洲人自己的深海机甲。

深海智人拟向海外客户交付的整套可悬浮式深海管缆埋设机器人系统。

深海智人拟向海外客户交付的整套可悬浮式深海管缆埋设机器人系统。

海底作业的机甲团

用三年走完西方三十年路!这群“真·硬核玩家”决定正面硬刚欧美建立标准。

“金牛座”,这台亚洲功率最大的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正是片头提到的深海装备。它力大如牛,功率超过1600马力;它坚韧稳定,可以自动巡航抗激流;它实用高效,实战中的埋缆速度达500m/h,最大单次埋深可达5米。

深海智人制造的亚洲最大的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金牛座。

深海智人制造的亚洲最大的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金牛座。

“三叶虫”,这台海底管缆探测仪,性能比肩国际顶尖设备。在黑暗高压的2000米作业深度下,它可在水平15米内辨别线缆左右方位;10米内锁定线缆三维坐标。在4米浅层埋深时,深度定位精度可达10厘米,角度误差仅±5°。

深海智人交付的装备,陆续填补了多项空白:

国产首台3000米级深海机器人“凤凰座600”远航中东,成为国内唯一成功商业出售深海机器人整机的民企;正在研制的国内首台第五代工作级深海机器人具有AI辅助作业系统,可不依赖人工干预完成部分深水作业,设计水深6000米,将弥补同欧美国家在该领域30年的代差。此外,深海智人还研制了世界首台具备船级社和Ⅰ区防爆双认证的海上巡检机器人、国内首台可以穿梭在水下和空气两种介质的船体外侧智能清理检测机器人、国内首台船舶压载舱检测机器人……

深海智人深海机器人天团。

深海智人深海机器人天团。

目前,这些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海洋油气、海上清洁能源(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海水制氢、深海采矿、可燃冰开发、海底碳中和、海底电力和通信等领域和行业。

神兽出厂、蛟龙入海,从甲板巡检到油气开发再到风电争霸,海洋基建的钢筋铁骨,由他们锻造!

潜入深渊的新势力

凝视深渊,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要发展海底机器人?

往长远看,是为了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可燃冰开发、深海采矿、海上制氢、无人航运,都需要智能化的自主作业系统,它们可谓是开发海洋资源的必需品。

就眼下说,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是名副其实的海工装备皇冠上的明珠。它全身上下集中运用的各自技术,可以被成熟地应用于几乎所有高端深海装备的开发中。

深海智人让世界看到,中国制造如何用五年时间与欧美并跑。在他们身后,还站着中海油服、亨通光电、广州海洋实验室等全国最强海工力量。

如果“下海”是奔赴星辰大海的第一步,这群海洋工程师,正为中国按下“经略深蓝”加速键。

策划:龚晶 陈思勤

统筹:陈思勤 李鹏程

文字/脚本:南方+记者 李鹏程

配音:南方+记者 李鹏程

拍摄/剪辑:张晓晨

设计:招凤仪

编辑 钟冠婷
校对 曾慧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