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江门恩平一人获省通报表扬

作者 张婧媛 2025-07-02 07:04

7月1日,广东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对在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200个集体和200人给予通报表扬。江门市委组织部四级调研员、驻恩城街道米仓村第一书记张涛因工作表现突出被通报表扬。

米仓村位于恩平市恩城街道,是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张涛坚持把“植树种绿”作为驻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党建引领,编制绿美村庄绿化美化工作方案,争取政府部门、企业资源发动乡亲、群众力量,两年间累计在村庄“四边”“五旁”种植包括黄花风铃、香樟、茶枝柑、黄晶果树等2600多棵。

米仓村。何炳均 摄

米仓村。何炳均 摄

转变村民植树种绿的观念。针对村庄旁边大片的闲置地杂草从生、杂物堆砌,部分村民意见不一等情况,张涛发动“两委”干部、村小组长、网格员、无职党员等走村入户、逐家逐户宣讲“绿美广东”建设的重大意义,最终获得村民一致同意。

江门市委组织部四级调研员、驻恩平市恩城街道米仓村第一书记张涛(中)参与植树。何炳均 摄

江门市委组织部四级调研员、驻恩平市恩城街道米仓村第一书记张涛(中)参与植树。何炳均 摄

多方合力筹集树苗。张涛积极联系各级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得到恩平市政协、组织部、团市委、财政局、银行、街道等部门及大广食品、良匠律师事务所等企业的支持,筹集紫花风铃、黄花风铃、香樟等树苗近2000棵,解决了没钱种树的困境。

因地制宜养好“致富树”。在“绿”的过程中,米仓村结合实际种植500多棵经济价值高的果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分包到村里的每家每户,实现“家家有树种、家家有收获”。如竹围村种植茶枝柑,预计可为竹围村增加12万年收入;高沥村种植黄晶果,预计可为高沥村增加28万年收入。

米仓村。何炳均 摄

米仓村。何炳均 摄

完善制度管好树。张涛制定村庄绿化树木管理办法,做到树木“下地有人培士,生根有人呵护,果实有人摘收”;邀请技术指导人员定期到村举办“林间课堂”;同时发挥党员、村干部等划分责任片区,加强督促指导,带动群众共同参与管护,提高日常养护质量。

南方+记者 张婧媛

编辑 钟惠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