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因港而生、因港而兴,港口一直是这座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9月17日,总投资114亿元的汕头港广澳港区三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港口这篇文章再度被书写。
广澳港区三期项目自2016年启动前期论证,2021年列入国务院“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重大工程之一,2024年获自然资源部用海用岛批复,历经多年筹备终迎开工。

广澳港区三期航拍图。 受访者供图
这一工程的推进,不仅标志着汕头在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现代化高水平综合性港口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彰显其加快构建工商并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决心。
去年底,省政府印发《汕头临港经济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汕头要发展临港制造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集群,打造支撑汕头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东南沿海区域性综合贸易航运中心及产业开放合作门户。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汕头借着广澳港区三期工程建设东风,以“海”为媒加快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为临港经济区蓄势赋能,为打造“海上新广东”贡献汕头力量。
汕头港是粤东、赣南、闽西南、粤北、湘南等地区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和海上门户。业内预测,随着粤东腹地经济发展和本地产业的落地,广澳港区预计到2030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420万标箱、散杂货吞吐量将达到1315万吨。
然而,当前汕头港现有泊位能力已难以满足腹地货物运输需求,大量货物只能通过周边厦门港、深圳港转运,增加了企业物流成本。规模化、集中化推动广澳深水港区开发迫在眉睫,三期工程由此启动。
记者了解到,三期工程位于广澳港区东作业区,项目总投资约114亿元,拟新建12个泊位,包括2个10万吨级和1个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7个2万—5万吨级通用泊位、2个5万吨级滚装泊位及相关配套设施、广梅汕铁路汕头站至汕头广澳港区铁路广澳站场陆域形成等内容。

广澳港区三期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受访者供图
项目建成后,货物设计年通过能力将达1365万吨,集装箱设计年通过能力达230万标箱,将显著提升港口通过能力与服务水平,适应船舶大型化趋势,保障铁路进港及腹地货源拓展,推动广澳港区综合竞争力迈上新台阶,为建设东南沿海区域性综合贸易航运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三期工程开工,让我们倍感振奋、充满信心与期待。”马士基(中国)航运有限公司汕头分公司负责人陈俊表示,她从事航运业20余年,亲历了码头的现代化进程。她认为,三期项目将推动广澳港区进入黄金发展期,是一次从硬件到软件、从成本到效率的全方位升级,港区整体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
从大交通格局看,广澳港区三期工程开工建设意味着汕头开始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向国际性枢纽迈进,将对粤东乃至我国东南部的交通格局、商贸物流和临港经济产业带来深远影响。
汕头市交通运输局高级工程师李江表示,汕头港是联动粤闽赣、对接东南亚的关键节点,也是大湾区港口群的重要延伸和补充。三期工程将强化汕头港对粤东港口群的引领作用,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
尤为关键的是,三期建设将疏港铁路直接引入港区作业区,实现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贯通。李江表示,这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海铁联运模式,有望形成汕潮揭辐射内陆的新货运通道,重塑东南部货运布局。项目建成后,汕头港将更深度融入全球贸易网络,增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地区的商贸往来,提升我国在全球经贸合作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对此,陈俊深感认同。她直言,三期工程项目让船公司看到了降本增效的现实路径,更看到了未来业务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
记者获悉,目前广澳港区疏港铁路项目正加快推进,计划于2027年3月陆域形成工程移交后,广澳站将进场施工,同年11月全线通车。届时,铁路到码头的无缝衔接将打通广梅汕铁路粤东出海通道,大幅提升汕头港区域中心地位,为“公转铁”“散改集”运输结构调整提供坚实支撑。
此次百亿级工程开工,是汕头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项目未来将与疏港铁路、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规划深度融合,形成强大协同效应。
例如,三期工程将提升港口对大型船舶的服务能力,吸引更多国际航线聚集,为本地产业提供高效物流通道,降低企业成本,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此外,三期工程还规划建设了专业性综合性的海上风电泊位,将为打造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提供关键支撑,助力汕头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华南分公司总经理王全景认为,港口将助力汕头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深化与东盟等地区的贸易往来,推动汕头从侨乡升级为产业开放合作门户。对于三期工程建设,他建议,要进一步优化各类泊位的协同运作能力,确保集装箱、通用散货及滚装功能的高效衔接,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多样化货运需求;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依托《汕头临港经济区建设总体方案》,加快疏港铁路、高快速路与港区的衔接,同步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临港加工产业、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等产业,促进港口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探索绿色港口新路径,建议在海上推广海上风电+制氢、绿甲醇系统,港区建设“分散式风电+储能”供电系统、配套建设绿甲醇加注站和储能电站,实现装卸设备100%电动化、自动化,打造国家级“零碳港口”示范工程。

广澳港区三期工程将与汕头综合保税区深度融合,形成强大协同效应。 受访者供图
■专家解读
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
港口兴则汕头兴
“广澳港区三期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未来推动汕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在点评广澳港区三期工程时如是说。他直言,三期工程项目并非简单的港口基础设施搭建与泊位扩充,其核心在于将港口建设从传统的基础设施导向全面转向产业牵引导向。项目紧密围绕汕头未来产业布局与转型需求,准确把握汕头海洋经济特别是风电产业发展趋势,依托深水港规划建设临港经济区,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布局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随着广澳港区三期工程的推进,汕头港在粤东港口群中的枢纽地位将更为凸显。
陈鸿宇进一步阐释,历史上汕头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依托于港口转型,可谓因港而生、因港而兴。广澳港区三期工程将实现港口从散装港向集装箱港的重大转变,高度契合汕头大力发展海洋新能源与风电产业的需求。就粤东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而言,项目将有效拓展港空铁综合运输能力,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对于汕头优化城市格局、高效集约利用岸线与土地资源,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无疑是一次‘港产城’深度融合的成功实践,港口功能已超越传统运输节点,升级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关键支点。”陈鸿宇说。
他认为,汕头若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上风电产业,专业化港口的支撑作用不可或缺,否则产业将难以落地生根。广澳港区三期建设,正是汕头主动嵌入产业链、为海洋经济“筑巢引凤”的重要举措。汕头作为国家交通枢纽城市以及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一头紧密连接着充满活力的珠三角地区,另一头深度对接厦漳泉都市圈和东南沿海城市群,战略地位举足轻重。汕头港广澳港区肩负的责任重大,不仅要服务好本市经济发展,更要为整个粤东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未来,随着广澳港区三期建设的顺利完工,汕头将借助高铁、高速、疏港铁路等构建的多式联运体系,真正成为粤东区域的枢纽港、集装箱主枢纽港,引领区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忠:
强化辐射作用 加速融入湾区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大数据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忠教授从两个维度对广澳港区三期项目意义进行分析。
一方面,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视角看,汕头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广澳港区三期工程是提升该节点功能的核心载体。该项目新建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能够满足大型远洋集装箱船舶的靠泊需求,显著增强汕头港与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直航能力,有效减少货物中转环节,降低跨境物流成本,提升海上物流通道的运行效率。同时,工程配套建设3个风电专用泊位,契合“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合作理念,为我国新能源装备出口提供专业化装卸服务保障,有力支持共建国家的能源基础设施合作,进一步巩固汕头港在“一带一路”物流体系中的枢纽地位,促进区域经济与全球市场更紧密衔接。
另一方面,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层面看,广澳港区三期工程是优化大湾区港口群功能与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项目承接汕头湾内港口功能转移,推动广澳港区土地集中连片开发与岸线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助于缓解湾区部分港口同质化竞争问题,形成差异化互补格局。此外,工程同步推进广梅汕铁路广澳站场陆域建设,未来将构建高效海铁联运体系,畅通大湾区与粤东、赣南、闽西南等腹地的物流通道,进一步增强港口群的整体辐射能力。同时,该项目支持汕头港打造粤东地区中心港口,有助于增强大湾区对粤东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为构建世界级港口群提供关键支撑,推动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
■延伸
回顾广澳港区的发展历程,可谓步步坚实、成就斐然。一期工程成功打造了当时粤东地区吃水最深、吨级最大的公用码头,为港口发展筑牢根基;二期工程结束了汕头港没有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的历史,推动港口能级实现质的飞跃。如今,广澳港区已崛起为粤东港口群唯一的核心港区和公共物流枢纽港区,每一步跨越都彰显着汕头拥抱海洋、向海图强的坚定决心。

汕头招商港口全力推动“潮汕货走广澳港”。图为广澳港区二期。 受访者供图
这背后离不开招商局集团多年的耕耘。2017年,汕头引进招商局港口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由招商局集团增资扩股汕头港,并利用招商局港口的业务网络和管理经验,引领广澳港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港区的核心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航线网络不断拓展,业务模式持续创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绿色智慧港口建设稳步推进。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优质、更具全球竞争力的物流解决方案。”汕头招商港口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建辉多年来一直见证着广澳港区的蓬勃发展。他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属地企业选择从广澳港区扬帆出海、走向世界,广澳港区作为粤东核心港区的地位日益稳固。
李建辉表示,作为业主单位,汕头招商港口将坚决扛起主体责任,确保广澳港区三期工程项目按期优质建成,并统筹推进市场开发工作,实现“建成即投产、投产即高效”的目标。展望未来,汕头招商港口将继续以“招商所能”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秉持向海图强的坚定信念,进一步拓展国际航线网络,持续强化广澳港区核心能力建设,在业务模式创新、集疏运体系构建、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全力推动“潮汕货走广澳港”。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余丹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