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安汽车发布2025年半年报,这是其母公司中国长安升格为一级央企后,长安汽车发布的首份半年报,备受关注。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营业收入为726.91亿元,,同比下降5.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91亿元,同比下降19.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4.77亿元,同比增长26.36%。
对比去年同期经营状况,长安汽车在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在扣非后的净利润方面,却增长了两成以上。2024年上半年,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收入767.23亿元,同比增长17.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28.32亿元,同比下降63%。纵观2024年全年,长安汽车也一直受困于经营业绩不够理想,年初发布的2024年全年财报也显示,长安汽车2024年营收1597.33亿元,同比增长5.58%,净利润73.21亿元,同比下降35.37%。
2025年以来,长安汽车整体营收和净利润继续承压,不过,盈利能力却释放出积极信号。半年报显示,长安汽车扣非净利润达到14.77亿元,同比增长26.36%;毛利率亦由去年同期的13.87%提升至14.58%。由此可见,长安汽车的盈利能力在持续改善。
不过,在经营性现金流方面显示出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今年上半年,净流出高达86.07亿元,这与去年同期数据净流入34.35亿元,形成了鲜明对比。导致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余额较年初下降约31%,周转天数缩短50天。今年6月,“反内卷的风”吹向汽车产业。《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实施,通过缩短账期保障中小企业资金高效回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长安汽车是最早一批承诺将供应商账期统一控制在60天内的车企,然而,受集中支付等因素影响,现金流出现同步骤降现象。
截至今年6月,长安汽车仍有24.67亿元的长期应付款项,与去年同期24.57亿元相比,基本持平。
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整车销量约135.5万辆,同比增长1.59%,创下近八年来同期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45.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49.05%,跑赢行业大盘;自主品牌累计销量115.1万辆,同比增长2.61%,总销量占比高达84.94%;海外市场表现稳健,上半年销量达29.9万辆,同比增长5.1%。在“新能源+海外市场”两大利好因素刺激下,叠加盈利能力同比增强,作为第三家一级央企的“新长安”未来潜力仍然可期。
按照长安汽车的年度目标,2025年将实现总销量300万辆、总营收3000亿元、新能源销量100万辆、海外销量100万辆。在7月底中国长安的成立大会上,中国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再次重申了目标不变。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销量实现了同比增长,下半年,长安启源A06、B216等产品继续补位;深蓝也开启产品密集发布季,推出S05、L07、S09、S07、L06等车型。加上海外产品持续投放、KD工厂陆续投产,在各方赋能下,预计下半年销量同比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南方+记者 邵玉梅 实习生 杨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