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科学城重磅亮相医疗器械展,力促“产、学、研、资”有机结合

作者 柳艳 2024-12-13 14:54

12月12日,2024深圳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暨创新药展(以下简称“医疗器械展”)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开幕。光明区以“携手光明 共赢未来”为主题,带领辖区代表性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重点企业及其展品组团亮相,全面展示光明区在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资源、科技成果、发展环境等方面特色优势,并举办了医疗器械专场推介会,组织光明区推介、创新成果发布与战略签约、投融资讲座等环节,进一步促进“产、学、研、资”有机结合,助推光明区产业创新发展及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2家科研机构+2家高校+29家企业+4家专业园区组团参展

深圳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是国内“技术创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链条覆盖最完整的医疗器械展会之一,采用“一展双城”形式在深圳、德国分别布展,集成果交易、产品展示、高层论坛、项目招商、合作交流于一体。其已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推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以及促进国家、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光明区展团位于2号馆2B12,展馆面积288平方米,展位设计以“「慧」聚光明 连接无限”为创意思路设计造型,寓意着光明区在医疗器械领域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和可能性。光明区将以光明科学城的发展建设为根基,聚焦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技术研发与成果产业化,以打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先行区为目标不断积蓄动力,实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医工融合、新质赋能的美好愿景。

光明展区

光明展区

展会上,深圳湾实验室等2家科研机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等2家高校,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29家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科技企业,光明天安云谷产业园、银智生命健康科技园、招商局智慧城等4家专业园区参展,充分展示光明区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科学资源集聚程度、科技产业建设规模、先进科技发展成果和优质科技培育土壤。

其中,深圳湾实验室携带小动物SPECT/PET/CT系统、高灵敏度、高分辨率TOF-DOI人脑PET系统(N-PET)、新一代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成像系统等仪器设备亮相登场,这些在核医学、分子影像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药物研发、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其公司研发的自动体外除颤器L系列和C系列。这是一种便携的、智能的医疗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该类产品在深圳目前安装4万余台,已成功挽救115位心脏骤停的患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展示的急救转运呼吸机V1等仪器设备,可提供“不间断、无差异化”全流程无缝通气支持,院内外急救无需更换呼吸机及呼吸管路,减少病人的损伤,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同时V1采用领先的硬件结构设计,经过各种严苛环境测试,具备应对各种极端环境的能力。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DH-800CS,采用进样方式三合一+全自动末梢血检测方式,提供高速血常规/CRP/SAA联检,红细胞冷凝集自动化解决方案、全自动预测性维护等功能,同时创新AI Cube辅助分析技术,助力血液病筛查,是一款快速准确、经济便捷的的联检设备。

作为专业产业空间,银智生命健康科技园致力构建集研发、转化、制造于一体的高端产业生态体系,打造生命健康行业“综合服务平台”及“示范产业社区”。园区总用地面积约8万㎡,建筑面积约24万㎡。整体划分为ABC区三个地块,共7栋厂房,可满足企业定制化产研空间建设需求。各楼栋标准层面积约1350-4800平方米,提供集中蒸汽供应、双回路+柴油机供电系统等功能,可满足绝大部分研发生产企业对空间硬件需求。

举办医疗器械专场推介会

12日展会首日上午,光明区在展会上举办了医疗器械专场推介会,邀请重点企业、投融资机构、产业园区等代表参加,组织推介、发布、投融资讲座等环节,推介了光明区产业政策及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产、学、研、资”有机结合,提升光明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显示度。

光明区医疗器械专场推介会

光明区医疗器械专场推介会

发布环节的成果推介部分,深圳赛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带来自主研发的基因测序仪产品,以集成度高、精致灵巧、快速灵活为特点,为病原感染检测、生殖健康、肿瘤伴随诊断等多个领域带来创新;深圳市星辰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带来Bubble View一次性使用电子膀胱成像导管等内窥镜,具有视野清晰、色彩纯正等优点;中山大学转化项目(深圳逸芯生命科学有限公司)带来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类器官培养基质胶产品—Organoids基质胶及多种生物活性材料;深圳市科瑞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带来CORESTAR-100微流控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全球体积最小、质量最轻微流控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发布环节的战略签约中,光明区人民医院与深圳大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临床评价、产品非临床阶段开发和性能验证等方面;光明区人民医院与中科医电(深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脑电—神经调控研发中心;银智生命健康科技园与深圳市领先医疗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入驻意向签约。

投融资讲座环节,软银资本、东兴资本分别进行了基金及投资逻辑介绍。

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光明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肩负着“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核心承载区”的使命。

高端医疗器械是全市统筹布局光明的3个重点产业集群之一。根据全市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光明区定位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先行区,聚焦高端医学影像、体外诊断、生命监测与支持、植介入等领域,依托重点企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三甲研究型医院,建立了“专业平台+园区载体+创新企业+产业生态”的全产业链政策支持体系,全方位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创新资源方面,高水平建设了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等9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光明分院、南方科技大学光明高等研究院等系列前沿交叉平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等2所高校,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等3所三甲研究型医院。

在产业发展方面,2023年光明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集聚了182家医疗器械领域规上工业企业,在医学影像领域拥有迈瑞、国药GE、德力凯等企业,在体外诊断领域拥有帝迈、锦瑞、亚能等企业,在生命监测与支持领域拥有科曼、兆兴博拓、微创医疗等企业,在植介入领域拥有兰度生物等企业,在其他领域布局有新华医疗等企业,下游集聚了以瑞霖医药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代理销售流通公司。2023年7月,光明区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集群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2023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撰文:南方+记者 柳艳




编辑 史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