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中小学生每天运动2小时
在“双减”政策与体教融合双重背景下,佛山积极破解青少年运动时间保障难题,以“刚性制度+柔性创新”打造青少年体质提升方案,为珠三角地区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本期话题聚焦佛山“中小学生每天运动2小时”,邀请佛山市教育局相关人士及五区特色学校代表共同探讨,展示佛山的创新实践。
构建阳光运动体系,让学生在跃动中成长
文|梁劲柱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三水区实验小学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号召,以“让运动成为习惯,让健康伴我成长”为理念,构建“1+1+15”阳光运动体系,构建起全天候、立体化的校园体育生态,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运动中收获快乐,在跃动中茁壮成长。
学校以体育课程为核心,每天固定1节体育锻炼课,形成“基础+特色”双模块架构。基础模块严格对标国家课程,涵盖田径、球类等技能训练,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依据学生体质差异设置阶梯式训练目标。篮球课上,学生从基础运球、传球到团队战术配合,逐步提升竞技能力,培养协作与竞争意识;田径课上,短跑、跳远等项目让学生感受速度与力量的魅力。
特色模块则融入传统文化,开设武术操校本课程。每天清晨,学生们在晨光中练习五步拳,一招一式刚劲有力,既强健体魄,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每天30分钟的阳光大课间,是校园最生动的风景线。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整个校园瞬间变成运动的海洋。跑操环节尤为壮观,各班方阵整齐划一,口号声铿锵有力,宛如游龙奔腾。这种集体运动不仅锻炼体能,更培养了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
自由活动时段则充满创意与乐趣。跳绳区,彩绳翻飞,学生们身轻如燕;趣味拔河场上,加油声震天,笑声不断;跳大绳区域,同学们配合默契,充分展现出团队协作能力。
学校突破场地限制,打造“15分钟微运动”模式,让每一寸空间都能成为运动乐园。走廊变身“跳格子赛道”,彩色的方格图案吸引着孩子们课间跃动;连廊设置“体能角”,简易的摸高尺、平衡木等器材让碎片时间也能有效利用。
完善的赛事体系是“1+1+15”阳光运动体系的重要支撑。一年一度的体育节是重头戏,既有展现个人风采的短跑、跳远等项目,也有考验团队协作的七人八足、接力赛等集体项目。“童乐杯”系列赛事更是精彩不断:篮球场上你争我夺,足球赛中配合默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长足球赛,亲子同场竞技,其乐融融,既增进了感情,也让家长亲身感受学校的育人理念。
未来,三水区实验小学将继续深化体育教育改革,探索更多创新模式,致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跃动中绽放、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而不懈努力。
(作者系三水区实验小学教学处副主任)
本期统筹:高雨宁
来源:南方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