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诈、贩运与交通安全:泰国旅游“危”在哪儿?

南方周末 2025-02-24 18:50

▲曼谷街头的中外游客。(受访者供图)

▲曼谷街头的中外游客。(受访者供图)

全文共5360字,阅读大约需要13分钟

2024年全年,泰国共接待外国游客3554万人次,相当于其总人口一半以上,中国游客是泰国旅游市场的主力军,以670万人次稳居泰国入境游客第一大国。“中国游客在泰旅游最不安全的事情是自己租摩托车出行。一来,国内很多城市禁摩,大多中国游客并没有驾驶经验,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再加上没有泰国驾照,一旦出现伤亡,很有可能无法得到保险公司赔偿。”安全事故多发的泰国能否度过信任危机,重新挽回中国游客的信赖,一切仍有待观望。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王航

责任编辑|姚忆江

“泰国将本国公民和外国游客在泰安全视为最优先考虑事项……‘顾好每位游客’是泰国政府的庄严承诺。”2025年2月6日,在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的泰国总理佩通坦表态说。

2月5日,佩通坦抵达北京,开启任期内的首次访华之旅。按照泰国官方的说法,佩通坦此行不仅旨在加强双边关系,同样是为了重塑中国游客赴泰旅游信心。

旅游业是泰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巅峰时期,曾占泰国GDP的五分之一,提供了全国约20%的就业岗位。2024年全年,泰国共接待外国游客3554万人次,相当于其总人口一半以上,国际旅游收入高达1.67万亿泰铢。

作为泰国旅游市场的主力军,中国以670万人次稳居泰国入境游客第一大国。2025年恰逢中泰建交50周年,泰国政府正力争将中国游客增加至900万人次。

然而甫一开年,泰国旅游业便相继遭遇三大“王炸”事件:中国演员王星遭遇人口贩运,普吉岛接连发生游艇倾覆和摩托艇相撞事故。

三起事件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共同指向的是泰国旅游安全问题。

连续“黑天鹅”事件之下,中国游客赴泰旅游的信心崩塌。社交媒体上,泰国正成为“禁忌之地 ”。

在2月8日发布的中泰联合声明中,旅游安全成为绕不开的话题。双方强调,将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加强打击人口贩运、电信网络诈骗、毒品走私、非法网络赌博、洗钱等跨境犯罪,并加强旅游安全合作。

安全事故多发的泰国能否度过信任危机,重新挽回中国游客的信赖,一切仍有待观望。

1

阴影

2025年1月15日,张琳和朋友从重庆飞抵泰国,正式开启为期半个月的泰国之旅。同一天,多番协商之下,取消泰国行程的王雯终于收到了清迈一家酒店的全额退款。

早在2024年12月,张琳买好了去泰国的机票,她对自己的首次泰国游充满期待。和她同行的朋友从事外贸行业,此前曾往返泰国和东南亚至少四五十回。

没想到订完票不到一周,王星在泰国遭遇诈骗和人口贩运的新闻就开始持续发酵,最终演变成了对泰国旅游的群体恐慌。去泰国旅行的人和反对者站在了对立面,其中不乏一些“去泰国挨电击”的人身攻击。

2025年1月19日,南方周末记者以“现在去泰国安全吗”为关键词在小红书上搜索,共找到逾459万篇笔记。

眼看着各种关于泰国旅游安全的帖子越来越多,张琳心中的不安和害怕在不断加深,但她还是坚定地选择继续行程。

“我可能胆子比较大,再加上很多事情别人说的不一定全对。各个国家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我在俄罗斯留学时就至少遭遇过两次抢劫。泰国作为一个旅游国家,如果真的在大街上就会被绑架,那早就被其他国家拉黑了。”张琳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抵达泰国后的十余天时间,张琳和朋友先后去了曼谷、清迈和普吉岛,她的第一感受是“还不错”,基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很善良和热情。让她震惊的是泰国的旅游服务能力,从机场的安检人员到街头的突突车司机,几乎都能讲挺流利的英语。

和张琳不同,王雯此前曾多次去过曼谷和芭提雅,“都是比较愉快的旅程,从来没有觉得会遭遇什么安全问题”。尽管知道缅北诈骗,但王雯始终认为它离普通游客还很遥远。

位于泰北的清迈,遍布充满文艺气息的咖啡厅。王雯想趁春节假期,和家人去清迈来一场咖啡文化体验之旅。但清迈距离泰缅边境不远,王星事件发生后,周边的亲朋好友都在劝她取消行程,“各种难听和不难听的话都有”。

王雯的爸爸更是直接拿出了五万块钱拍在她面前,“你不要去了,费用损失由我来承担”。

当太多的包袱和压力席卷而来,王雯感觉到,哪怕顺利出行,旅行的心情和体验感也会大打折扣。“旅游本来是为了图开心,如果自己和家人都开始为行程本身而担心,其本质就已经变了。又何必去花钱买罪受呢。”王雯最终决定取消泰国的行程。

王雯的选择不是个案。在潜在的安全风险面前,不少原本计划前往泰国的中国游客纷纷“用脚投票”,选择取消泰国游。

“从每年的圣诞节开始,一直到农历新年,都是普吉岛的旅游旺季。2024年,中国游客占我整个业务的六成左右,但今年只占到了10%-15%。”在普吉岛经营游船业务十几年的陈磊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整个农历新年,陈磊原本接到了35个中国游客的自由行订单,但因为王星事件,有16个单子都被取消了。

《曼谷邮报》此前的报道称,由于担心旅游安全问题,中国游客赴泰国的访问量可能会下降10%至20%。

不过据张琳观察,泰国的旅游热度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从重庆到曼谷的航班坐满了中国游客。下了飞机后,他们都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应该是来自同一个团。”

普吉岛也“长满”了中国人,张琳遇到的五成游客都是华人面孔。

在泰国清迈从事包车业务的杜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的业务基本没有受到影响。1月19日,他刚刚结束一个中国游客的订单,带着他们在金三角玩了十几天。

泰国旅游和体育部1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自1月1日至19日,泰国入境游客总数接近214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63%。其中中国依然是最大的外国游客来源国,入境人数为35.4万人次。

泰国街头,摩托车几乎无处不在。(受访者供图)

泰国街头,摩托车几乎无处不在。(受访者供图)

2

夺命道路

“王星是因工作之名被诱骗至泰国,而后被贩运至缅甸,但这并非普通游客会遇到的情况。”多名在泰国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均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相较于电信诈骗和人口贩运,泰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更值得中国游客关注。

泰国是世界上道路安全风险最大的国家之一,交通事故死亡率在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尼泊尔。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发布的《全球道路安全现状报告》显示,2021年,泰国每10万人估计有25.4人死于道路交通,而全球平均水平为15人。

据泰国发展研究院基金会(TDRI)估计,2022年因道路交通死亡和重伤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5310.58亿泰铢,相当于GDP的3.06%。

就在2025年元旦假期期间,泰国在短短8天时间里发生了2149起交通事故,造成363人死亡,2090人受伤。泰国防灾减灾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造成事故的首要原因为超车,占32.2%;其次是超速,占31.2%。

“交通安全是泰国的一大隐患。泰国人做什么都慢,唯独开车飞快。很多人甚至骑着摩托车或者开着车考驾照。”杜超说。

道路交通安全的另外一大罪魁祸首是酒驾。

泰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宋干节期间(4月11日至4月16日),泰国发生了5786起交通违法行为,其中5589起(96.6%)涉及酒后驾驶。

“越是过节时,泰国因酒驾造成的交通事故就会激增。一碰上节日,泰国人很容易喝嗨,酒驾也随之增加。”陈磊说,每到过节时,政府都会在每个路口设置急救台,配备警察和医务人员。

在泰国酒后驾车,最高可判处十年监禁。但现实中,泰国极其容易出现执行不力的情况。

“泰国的‘严格执法期’往往是在泼水节、水灯节和元旦假期等重要节点,会重点严查酒驾,顺带排查无证驾驶,被逮捕的人数也会急剧上升。但严查期一过,一切又恢复成老样子。”在泰国一家度假酒店担任运营总监的邓文超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在泰国,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乡村小道,摩托车几乎无处不在。据泰国交通部陆路运输厅统计,截至2023年11月30日,泰国注册车辆超过4400万辆,其中约一半是摩托车。

“泰国是全世界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每年大概要死五六千人。泰国的很多摩托车骑手安全意识淡薄,不戴头盔、违规载人等现象屡禁不止。一旦发生事故,很容易头部触地死亡。”在邓文超看来,很多摩托车事故本来可以通过戴头盔规避死亡。

相较于摩托车事故带来的高死亡率,泰国摩托车交通法规的执行却颇为松散。

“泰国法律规定,骑摩托车必须戴头盔,否则会被罚500泰铢。但凭借罚单,骑手可以在三天之内免于二次处罚。”杜超说。

然而据泰媒报道,2022年,泰国警方共针对摩托车开出1790万张交通罚单,但有1430万张罚单未支付。

“泰国交警往往只罚外国人,不罚泰国人,因为本地人很少去支付罚单。”杜超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泰国车辆违章罚款和年审分属两个系统,导致很多泰国人完全不在意罚款问题。但这一情况在2021年开始发生改变,泰国官方开始把两个系统合二为一。”

多位在泰国从事旅游业的受访者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泰国对于无证驾驶的纵容,为中国游客在泰国租车自驾和租摩托车骑行提供了便利,他们也因此成为泰国道路交通安全的受害者。

2024年11月19日,泰国普吉岛发生一起摩托车事故。遇难骑手是一名中国游客,年仅24岁。

“中国游客在泰旅游最不安全的事情是自己租摩托车出行。一来,国内很多城市禁摩,大多中国游客并没有驾驶经验,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再加上没有泰国驾照,一旦出现伤亡,很有可能无法得到保险公司赔偿。此外,泰国是右舵左行,因为交通方向不适,而泰国车速又普遍很快,不管是汽车还是摩托,都存在不小的风险。”陈磊说。

3

高风险水上项目

“理性评估安全风险和自身身体状况,量力而行,谨慎参加浮潜、摩托艇、冲浪、拖曳伞等高风险项目。”2025年1月15日,中国驻宋卡总领馆驻普吉领事办公室专门发文,提醒春节赴泰旅行的中国游客,在规划和参加涉水项目时注意安全。

位于泰国南部的普吉岛四面环海,以清澈的海水和多样的水上娱乐活动而出名,素来是备受中国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2023年,普吉岛接待了约170万中国游客。

位于泰国南部的普吉岛四面环海,以清澈的海水和多样的水上娱乐活动而出名,素来是备受中国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受访者供图)

位于泰国南部的普吉岛四面环海,以清澈的海水和多样的水上娱乐活动而出名,素来是备受中国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受访者供图)

尽管旅游业是普吉岛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许多水上活动经营者却并未将游客安全放在首位。

1月13日,在泰国普吉岛海域,一艘载有33名中国游客以及5名工作人员(包括2名当地导游和3名船员)的双体帆船发生船体进水情况,导致船只逐渐下沉并倾覆。幸运的是,船上所有人员均获救。

14日,普吉岛再次发生涉水安全事故。两名中国游客驾驶摩托艇时相撞,导致其中一人死亡,另外一人受轻伤。

“泰国发生涉水项目事故并不是个案,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的事故发生。”在泰国十几年,陈磊目睹了太多涉水事故发生,其中最为惨烈的莫过于2018年的“7·5普吉岛游船倾覆事故”。

2018年7月5日,载有中国游客的“凤凰”号和“艾莎公主”号游船,在泰国普吉岛附近海域突遇特大暴风雨,导致船只倾覆。“艾莎公主”号上35名中国游客悉数获救,但“凤凰”号上载有的87名中国游客,其中40人获救、47人遇难。

泰国警方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凤凰号”船体并不是在正规的船厂建造,所谓的造船厂只是一个机械加工车间。船舶建造项目原本应有40到50页的设计图纸,但该船只的图纸只有四五页,在设计、施工等多方面均“不合格”。

“泰国游艇行业的入行门槛很低,从业人员杂乱无序,监管情况又不容乐观。”陈磊说,泰国允许私人经营游艇业务,但在客流高峰之下,监管部门并未守住安全底线。

按照国内的标准,船只每年要通过安全检测才能拿到运营资质。但泰国并不重视安全检测,每年只是走个流程,很多船只的仪表都不齐全,却依然能够出港营运。

“泰国有很多船舶驾驶员都是祖传手艺,没有在学校接受过系统的船舶知识学习,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很难按照标准的处理方案应对。”为了确保从业人员的可靠性,陈磊下属员工都是在自营的航海学校经过专业培训的驾驶员。

据陈磊了解,2025年1月13日出现事故的船只由‌法国波拉多下属的帆船公司蓝高(Lagoon)生产,此前曾在一场火灾当中受损,由新船东买回来之后进行了改造。

“双体帆船是泰国在日租市场上最火爆的一款船型。其船底没有龙骨,吃水很浅,可以载着客人到很浅的浅滩去浮潜。再加上它有两个船体,中间有桥面连接,空间很大,船上面积非常大,适合游客悠闲地躺在上面,而且因为它有两个船体,可以在对抗风浪和各种恶劣的海况时更加平稳。”陈磊说。

泰国二手船只的交易十分普遍,很多船东会采购旧船进行改造,再重新投入使用。为了增加游艇的吸引力,一些船东并未把精力放在船的安全性和保养上,而是投入到游艇贴花以及滑梯、水上泳池、船上的KTV等娱乐项目。

“这些项目投入成本少,又比较吸引人。但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无论是加装滑梯还是修建游泳池船只,都可能会影响船只的重心和稳定性,必须依据严格造船程序进行精密图纸设计,然后交由港务局报备。改造完毕后,港务局要再次验收。”陈磊说,“泰国监管部门对船只的下水资质和船厂资质的审核都非常流于形式。在现实操作中,哪怕没有设计图纸,船只依然可以上牌运营。”

“涉水项目不是旅游项目,而是风险颇高的探险项目。”陈磊建议,“游客在泰国开展水上项目时,不能只关注船只的花哨设计,更重要的是要留意其本身的安全性,比如游艇的牌子、上一次的保养时间以及仪表盘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磊、杜超、邓文超、王雯、张琳为化名)

编辑 卓佩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