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华:广州市地方立法具有地方特色,也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广州两会

作者 傅鹏;苏韵桦 2025-02-20 11:10

▲点击进入专题关注更多资讯

▲点击进入专题关注更多资讯

“自担任本届人大代表以来,我参与了十几部地方性法规的调研、起草、审议和论证工作。”2月20日,在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一场“代表通道”上,广州市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孔繁华表示,通过亲身感受法规的出台过程,她认为广州市地方立法的亮点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地方特色;二是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孔繁华分享了参与《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制定的经历。在条例修订过程中,秉承“一不写两必写”的立法要则,即不能简单重复上位法的规定,又要突出广州市的地方立法特色。如何破题?孔繁华和调研组成员一起到福州市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经验。“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兄弟城市在立法上的‘地方特色’,以及如何通过立法促进本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孔繁华说。

结合调研的情况,调研组不断思考广州的“历史特色、文化名片和名城标签”体现在哪些方面。经过反复收集意见和论证,调研组发现广州具有历史特色的南粤古驿道、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文化特色的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华侨文化聚集地等内容,具有地域特色的西关涌、东濠涌水系、珠江生态文化带“山水名城”景观等都是广州的城市名片。“这些内容都被吸收进《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孔繁华说。

“立法是一项既充满挑战又富有意义的工作。”孔繁华说,在《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制定过程中,她的立法意见获得采纳,每次看到游客在历史建筑前打卡拍照的场景,她内心都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这是我参与立法工作的最大动力,也是广州城市法治进步的具体体现。”孔繁华说。

文字 南方+记者 傅鹏

摄影 南方+记者 苏韵桦

编辑 余妍玲
校对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