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五篇大文章”的提出为未来金融支持实体的重点工作指明方向,引导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金融“五篇大文章”开局之年,是汕头经济特区建立44周年……处于时代发展的历史交汇点,汕头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在高质量发展的宽广航道上勇立潮头、奋楫扬帆,续写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新篇章。
在汕头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金融力量无处不在。从沃野千里的田间地头到机器轰鸣的制造工厂,从高层决策者到一线工作人员,金融服务日益精细,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滋养着城市发展的坚实根基,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繁荣画卷。
足不出户,便能远程实时监控狮头鹅的生长状况,追踪圈养狮头鹅的移动路径。甚至通过智能脚环,狮头鹅的活动步数都在管理人员的掌握之中……若非亲眼所见,难以置信狮头鹅养殖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已达到如此高度。
“观察这只鹅,它就是所谓的‘呆头鹅’,系统后台上会显示红色标识。”汕头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的高级畜牧师陈俊鹏指着屏幕解释道。通过智慧养殖平台的全方位监控摄像头、“鹅体识别”等数字技术,管理人员能够科学且轻松地识别出“呆头鹅”“发烧鹅”等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鹅只,从而显著提高鹅群的整体存活率。
狮头鹅如今配备了“AI管家”,这背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记者了解到,人保财险汕头市分公司与科研团队携手创新,共同开发了“汕头人保财险智慧鹅场云平台”。该平台巧妙地将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融为一体,能够迅速捕捉狮头鹅的多种生活轨迹,智能监测鹅只的健康状况,并精确识别狮头鹅的各类习惯行为。此外,人保财险汕头市分公司还创新推出了“保单增信+科技赋能”的融资模式,帮助狮头鹅养殖企业成功获得了超过1000万元的融资支持,有效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问题。
7月29日,“狮头鹅城—隆都”项目拔地而起,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新地标,推动澄海狮头鹅产业向百亿产值目标迈进。澄海农商银行董事长何宽涛表示,澄海农商银行将充分发挥资金优势,为狮头鹅产业城的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并主动上门为进驻狮头鹅产业城的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不断加深与狮头鹅产业全面合作,共同推动狮头鹅产业城项目建设,共圆产业腾飞梦。据统计,该行截至2024年6月末,累计支持狮头鹅产业贷款87笔,累放金额5219万元。
从养殖场里的“AI管家”,到产业发展新地标“狮头鹅城—隆都”项目的建成启用,狮头鹅产业的迅猛发展,是汕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传统产业向新攀高的有力见证。放眼整个汕头,金融“活水”于无声中蓄势赋能,澎湃出产业大发展、项目大建设的热潮:
中国银行汕头分行紧抓汕头打造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建设国际风电创新港的机遇,为汕头首个海上风电场即大唐南澳勒门I海上风电项目累计提供授信支持超8亿元;
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运转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 受访者供图
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运转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 受访者供图
农行汕头分行全力支持汕头国际纺织服装城建设,为园区内多家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支持。目前,农行汕头分行已完成对入园企业小微企业工商物业贷款、中小企业工商物业按揭贷款的准入,总合作额度30亿元;
工行汕头分行近三年多来累计投放重点项目贷款103.68亿元,包括汕湛高速项目、牛田洋快速通道项目、澄海益鑫天然气项目、潮阳和平渔光互补项目投放、华能海上风电项目……
2024年上半年,汕头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3106.51亿元,同比增加3.92%,其中中长期贷款8.27%,展现出金融对地方经济平稳运行、重大项目建设提速的强力支撑。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近年来,汕头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引金融“活水”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发展新动能,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科技金融助推汕头科创产业发展。汕头聚焦“三新两特一大”产业,重点加大专精特新等先进制造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的“四链融合”,有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汕头市每5家科创企业就有2家得到了中行的授信支持。”中国银行汕头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今年上半年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超60亿元,科技金融贷款投放力度和覆盖率进一步提升,贷款增速也在广东中行系统内排名领先。
截至今年6月底,汕头市的“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已上升至107.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09%。特别引人关注的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高达10.55亿元,同比激增110.58%,实现了翻倍的增长幅度。
以绿色金融助推绿美汕头加快建设。全国首笔能效电厂节能减排挂钩贷款、全省首笔海洋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业务在汕头落地……近年来,汕头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效显著,实现多项粤东乃至全省、全国“第一”。汕头银行业保险业积极支持绿色低碳转型,重点支持清洁能源、生态环境、节能环保等产业,推出与能效减排挂钩的贷款、海洋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创新产品,帮助企业激活绿色资产。截至6月末,汕头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26.65%;保险业为汕头的12.39万亩森林提供了1.48亿元的风险保障。
以普惠金融助推“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汕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活动,主动对接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金融需求,印发《关于开展“助力百千万、行长区县行”财政金融服务“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工作方案》,召开濠江、澄海现场会,主持召开金融支持濠江区“百千万工程”推进会,加强“百千万工程”结对帮扶工作。全市银行机构依托现代金融科技,深化与税务、工信等政府部门合作,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触及范围。汕头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不断提升,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壮大。截至6月末,汕头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181.55亿元,同比增长11.33%;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40%,户数同比增长12.11%。
金融倾力支持乡村振兴,护航农民粮食丰收。 南方+ 张伟炜 拍摄
金融倾力支持乡村振兴,护航农民粮食丰收。 南方+ 张伟炜 拍摄
以养老金融助推汕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汕头市银行业要加快建立个人养老金综合性的服务平台,深层挖掘研发和推出差异化金融产品,优化营业网点服务设施和设备,开展适老化改造建设,提升金融服务老年朋友的能力和水平。比如,中国银行汕头分行针对汕头市老城区的主要服务网点进行了适老化改造,以社保服务为主要特色,提升服务品质,赋予了养老金融特色网点的全新定位。建行汕头市分行定位“适老化”服务策略,已成功打造10个适老化基础网点,主动拥抱老年客户的金融需求,持续精进服务质量。
以数字金融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质效提升。总投资2.2亿元的广东华兴银行新一代信息系统平稳上线,实现金融服务新突破。据了解,广东华兴银行被列为全省2家数字化转型试点机构之一。该行制定全面的转型战略目标体系和全行数字化转型策略,匹配数字化转型的组织架构设计,打造6大行业数字化转型“样板间”,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其他银行也在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试点,初步打造产业园区、产业金融、科创金融等数字化样板。保险机构则加强与社保、医院等部门的系统对接,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互联互通,提升了保险理赔的效率。此外,银行保险机构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覆盖政务民生等领域。
过去几年,汕头吹响“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新征程号角,坚持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今,汕头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产业有序转移、大型出口加工区建设、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等多项工作上被寄予厚望,释放出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强烈信号。
关键时期,如何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助力汕头特区迎头赶上,是全体金融行业的使命所在。
现代金融体系离不开科学的监管、有效的治理。汕头金融始终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坚决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深入学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纪律和作风建设从严从实。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汕头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分局强化监管能力建设,认真践行“五大监管”理念,推动辖内澄海、潮阳、南澳金融监管支局发挥监管“坚强前哨”作用,强化以干代训,在实干中提升监管履职能力,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强化金融行业清廉生态建设的同时,汕头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汕头监管分局联合相关部门建立汕头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机制,组织银行保险机构对重点商务楼宇、街区近300家企业及商户开展非法从事金融业务情况排查,组织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普惠金融推进月”、“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等主题宣传近2000场,触达消费者超过130万人次。
另一方面,对于金融业而言,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创新和变革,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迎接全新挑战,从而找准定位,走上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正确路径。
打造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汕头不同类型的银行机构立足不同的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迈向差异化发展:大中型银行做优做强,优化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助力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城商行完善差异化发展定位,做大零售业务,加快转型发展;农商行认真践行“勤劳金融”发展理念,坚守支农支小定位,扎实推进金融服务走村入户。
汕头市银行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中小银行来说,要坚守自身定位,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竞争优势,要坚持扎根实体经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要加强涉农金融服务,大力发展海洋金融,深化金融结对帮扶机制,深挖县镇村金融服务需求,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县镇村,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水平,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百载商埠,焕发新生。当前汕头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以新担当、新作为,踏上新征程,续写新故事。汕头金融机构将继续秉承“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积极融入发展战略大局之中,为建设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贡献金融力量。
●截至2024年8月末
汕头银行业资产总额8058.29亿元,同比增长0.57%
各项存款余额5316.11亿元,同比增长3.44%
各项贷款余额3125.72亿元,同比增长9.99%
其中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8.83%
●保险业资产总额560.45亿元,同比增长7.49%
实现保费收入113.26亿元,同比增长6.29%
赔付支出36.95亿元,同比增长17.24%
●截至2024年6月末
汕头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64.96亿元
比年初增长20.06%
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比年初增长12.74%
“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35.15%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10.55亿元,同比增长110.58%
●2024年1—6月
汕头保险业累计为汕头市“专精特新”企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2.53亿元,同比增长50.05%
为汕头市科技型企业提供专利保险产品、新材料保险产品,分别累计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010万元、17095万元
●截至6月末
汕头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26.65%
其中,清洁生产产业余额比年初增长30.18%
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9.62%
●保险业为汕头12.39万亩森林提供风险保障1.48亿元
●截至8月末,汕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77.95亿元
较年初增长12.51%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8.42个百分点
普惠型小微企业户数167438户
涉农贷款余额432.57亿元,比年初增长11.28%
●2024年1—8月
汕头保险业农业险保费收入1.12元,同比下降9.96%
赔付支出0.91亿元,同比增长2.13%
●截至6月末
汕头设立10个敬老服务特色银行网点,优化适老金融服务;银行机构已开立个人养老资金账户累计户数339024个
其中,正式开户户数46204个
累计缴存人数11860人
累计缴存金额2597.13万元
保险机构建立高龄老人服务模式,已为本市1万名高龄老人提供风险保障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汕头监管分局)
南方+记者 谢嘉龙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