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是实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南沙方案》第一阶段发展目标实现之年、南沙建区20周年、南沙自贸片区挂牌10周年。
作为南沙的经济大镇、文化古镇、绿美之城,去年以来,黄阁镇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以镇村产业发展为主引擎,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点,以典型镇村培育为主攻方向,以“麒乐融融”新乡村示范带为重要抓手,汇聚多方力量,全面突破推动产港城融合发展。为展现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黄阁的变化,透视关键之年黄阁的发力方向,南方+黄阁频道推出《万千气象看黄阁》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1月2日,南沙举办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大会,会上公布了2024年突出贡献企业20强和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30强。其中,黄阁企业占据9席。
日前,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发布“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研究报告,黄阁位列第95位,成为南沙唯一进入百强的镇。
作为南沙支柱产业汽车工业承载地的黄阁,一直以来都是南沙的“工业核心”。截至2024年前10月,黄阁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累计完成1234.53亿元,又一年突破千亿元大关。
新兴动能在涌现
汽车产业,一直是黄阁的特色以及支柱产业,但近年来受市场的影响持续承压,正积极谋变突围。
全力稳住汽车基本盘,今年黄阁将加快推动广汽丰田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方向转型。抢抓区自动驾驶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机遇,推动小马智行新运营中心加快建设,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做大做强智能网联产业链集群。
此外,黄阁还坐拥全国最大内贸滚装汽车枢纽和全国第二大平行进口汽车口岸——广州港南沙汽车口岸,不仅承担着汽车滚装作业的重任,还依托南沙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开展了保税仓储与展示业务。截至去年10月,累计进口平行汽车约6万辆,货值约197亿元人民币,市场辐射能力日益增强。
充分发挥沙仔岛滚装码头资源优势,今年黄阁将大力发展集展示交易、维修整备、检测认证、报关出口、仓储物流、汽车文旅等汽车后服务业态,丰富产业类型。
尽管工业贡献稳居全区前列,但黄阁工业一直存在着不够“新”、不够“精”等短板。为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去年以来,在“百千万工程”牵引下,黄阁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积聚发展。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黄阁在去年谋划打造了高端装备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先后揭牌了“汽车装备和新能源园区”和“未来科技创新创意产业园区”两个园区,目前已累计入驻39家企业,科创高地初现雏形。
一些产业发展的新兴产业“极点”逐渐在黄阁显现,例如,去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首艘整船采用国产碳纤维材料建造的客渡船“新明珠39”号在黄阁下水,打破了国产客船领域高端碳纤维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展现出黄阁在船舶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发展优势。去年,黄阁规模以上海洋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5.18%。
今年,黄阁将进一步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中小船舶制造、海工装备生产等海洋经济,做大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吸引优质企业落地黄阁。
精明增长的方法论
去年以来一批项目的落地与建成,为黄阁产业延链补链、转型升级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着力推动大塘科技产业园二期项目等15个重点项目建设,东亚汽车项目等4个项目已投产,海缝新工厂项目等4个项目正在验收,艾帕科汽车配件生产基地等2个项目已封顶,华恒物流项目等2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此外还有新晨汽车零部件项目、黄阁智造创新工业园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及新能源产业园等3个项目正在加快开工。
借助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南沙举行的契机,黄阁还成功与科巡智能、力多机器人等3个项目签订合作协议,为科创产业发展培育新引擎。
此外,黄阁还指导小虎村成功探索按照40年合作模式开发建设村留用地的全区首个产业园项目,一期项目总投资约30.2亿元,将打造留用地合作示范新样板。
数据显示,去年黄阁共盘活存量载体资源4.25万平方米,共引进53家企业。
抓支柱产业,今年黄阁将聚焦8个重点招商方向持续发力,新增引进2个及以上投资额超亿元产业项目,加快推动6个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
为更好地贴近企业,黄阁已构建起“镇政府+枢纽机构(总站)+企业服务站”三级服务体系,建成1个企业服务总站+9个企业服务分站,奋力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对龙头企业给予足够的重视的同时,黄阁还格外关注辖内中小企业,去年在多个场合公开“喊话”中小企业,释放与辖内企业积极谋变、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决心。
全面落实黄阁国际汽车城产业园区建设任务要求,黄阁将加快打造高标准现代产业园区,提速建设活力汽车新城。
南方+记者 任燚
通讯员 邹莉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