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梅州嘉应古城商家全力备货迎接人流高峰期

作者 魏丽文 2025-01-22 15:58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梅州嘉应古城的氛围开始热闹了起来。一些新式茶饮的商铺挤满了人,部分客家传统特产店则全力备货迎接春节人流高峰期。

在油罗街客家传统特产店,前来购物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现在每天销量比平时多三四成,营业时间相对延长,卖得比较好的是炸煎圆、芋圆等传统食品,都是买了过年吃或者送亲戚朋友的。”油罗后厂客家特产店老板谢讯介绍,年二十开始,店铺就已经开始加班加点赶工备货,按照往年经验,年前高峰期将从年二十五持续至年二十八,年后则从年初三持续至年初六。

在凌风西路,一家名为涂记牛筋丸的店铺正在安装招牌,装修进入尾声。涂记牛筋丸始于1978年,老店名为涂记华妹肉丸店,位于仲元西路122号,主营客家手工牛筋丸,是梅城十大老店之一。

“越临近春节,我们生意越好,很多都是打包带走,目前销量比平时多一倍,过年期间预计会比平时多两三倍。”店主涂依芳介绍,目前老店有十多名员工,每天卖出牛筋丸5000斤左右。

嘉应古城改造后,涂依芳看准了古城自带的流量,于今年1月初在凌风西路又开了一家新店。“老店主要是零售,新店主打体验,可堂食、可零售。”涂依芳表示,目前新店正在抓紧装修,希望春节期间抓住流量,让外地游客进一步了解客家手工牛筋丸,弘扬客家文化。

在相隔不远的熙顺糖水铺,两层小楼坐满了顾客。结合老街风格,熙顺糖水铺在装修上偏复古,同时设置打卡点,自今年元旦开业以来便吸引了不少年轻群众的关注。

“我们主要经营传统新中式手作糖水,老街是第三家店,当时选择这里也是看中了这边的客流量与文化味。”熙顺糖水铺负责人杨伟元介绍,接下来将结合客家元素,开发具有客家特色的糖水。据了解,为了迎接春节,店铺目前正在加大原料储备,预计年初一就开门迎客。

从老传统到新业态,新与旧在嘉应古城碰撞出火花,让古城焕发新生。嘉应古城位于梅州市梅江区江北城区,是“世界客都”梅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梅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也是梅州迄今保存最典型、最聚集、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近年来,梅江区委、区政府结合实际,谋划“梅州市梅江区嘉应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重点提升改造嘉应古城“5街20巷”。

项目坚持“大保护、微改造、激活力”理念,以“打造凌风路步行街、激活沿街店铺,改造连街古巷、盘活背街房屋”为重点,对以凌风路为轴心,西起油罗街中山街、东至望江楼、南起金利来大街及剑泰路、北至仲元路的嘉应古城核心区进行提升改造,导入专业资源、产业统筹运营管理,形成集城市记忆、非遗传承、创意文化、休闲体验、客家美食、特色民宿于一体的“食住行游购娱”综合型业态,打造城产融合发展的客家特色创新驱动活力区,重焕老街光彩,延续嘉应文脉,不断擦亮梅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

项目分两期进行建设,规划面积约27公顷,首期对凌风东西路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20条巷子和二期对中山路等历史文化街区以及道前街、泰康路、中华街、辅庭路等街区的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改造。

“改造的重点是天面、路面、外立面、给排水改造、综合管线工程等。”广东梅州一城两坊保护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一城两坊公司”)负责人陈孟文介绍,目前,凌风西路改造提升已经基本完成,凌风东路也即将收尾。为营造浓厚的新春氛围,目前,一城两坊公司已在嘉应古城开始挂灯笼、油纸伞,并装设氛围灯。

为持续点燃新年文旅消费热潮,嘉应古城元城广场正在开办年货节,1月25日至2月3日,还将举办“古韵嘉应·福满新春”嘉应古城新年潮玩节活动。同时,“梅”好时光 万“巳”如意——“请到梅州过大年”系列活动也将于2月12日18:30—22:00开展嘉应古城闹元宵活动。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过年期间嘉应古城人流量将大增,到嘉应古城游玩的市民游客可将车免费停放至华侨大厦停车场,停车场共有6000平方,预计可停放100多辆汽车。

南方+记者 魏丽文

通讯员 钟戈 钟伟才 陈绮冰 陈鸿

编辑 马吉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