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中共汕头市潮南区第五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晓铿代表区委常委会作报告,动员全区上下锚定“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任务,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着力稳定预期、激发活力,开展“园区发展提速年”“文旅经济新元年”“作风改进提升年”,加速打造传统制造业赋能集聚示范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以新担当新作为不断开创潮南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2025年,潮南将重点推进哪些工作?南方+为你梳理一组关键词,透过它们看懂工作报告。
一是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坚持“两个确保、一个探索”,坚决确保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探索以工业化方式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坚持农业的问题在工业中找答案,一体推进扩规模、创品牌、延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2025年所有行政村(涉农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
二是全面掀起“园区发展提速年”大行动。区委把2025年定为“园区发展提速年”,就是要乘势而上、大干快干,推动园区发展加力提速,关键是要以园区建设为带动,导入新产业、拓宽新投入、引导新入园、支持新研发、开辟新市场,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改造升级。要加快构建“1+8”产业园区格局,高标准高水平打造汕头潮南产业园省级园区,提速主平台潮南片区扩围、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区、两英龙岭“工改工”片区等重点片区土地收储和“工改工”实质性改造,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积极向上申请排污、能耗等指标支持,借助对口帮扶机制打造“类宝安”园区,提升“万亩千亿”级产业平台承载力。
三是激活商贸业发展新活力。以“打造商圈”和“提振消费”为两大发力重点,创造消费场景与激发消费潜能并举,助力市场旺起来、经济活起来。加快推进峡山纺织品众创街区、陈店内衣文化创意街区、两英潮英生活特色街区建设,高标准规划高铁新街区建设,推动中国家居服专业采购基地、陈店内衣记忆馆等重点项目尽快建成投用,打造更多城市综合体,培育更多首发经济、网红经济消费增长点。
四是开启“文旅经济新元年”。把文旅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挖掘、保护、利用好红蓝绿、潮侨农特色资源,着力做大有效流量、转化经济增量,持续释放文旅兴、百业旺的综合带动效应。要落实好全区文旅发展规划,建好文旅“硬设施”、优化文旅“软服务”、打响文旅“强品牌”,吸引八方来客“游在潮南”。
五是狠抓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市委“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聚焦政治生态、企业环境、政务服务,推动全流程优化审批、全链条降低成本、全周期提升服务、全过程规范监管、全方位品质提升。要认真研究梳理2024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对策建议,对标考评失分指标、薄弱事项逐项研究落实改进措施,进一步优化提升全区营商环境。
一是在抓规划统筹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全域规划、全域建设、全域治理、全域融合,注重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村庄建设等规划间的协同衔接,探索打破区域之间行政划分界限,跨镇跨村科学编制实施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依据规划合理布局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城乡各要素、各功能、各体系之间的多元整合,形成连线成片、美美与共的规模效应、乘数效应。
二是在抓典型示范上实现新突破。认真对照省级典型镇、典型村培育指引相关标准要求,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三清三拆”“三线”整治等工作,深化“靶向命题”“擂台比拼”“现场推进”“四清一种”等创建方式,推广村规民约、“积分制”等创新做法,推动抓好首批省级典型镇村培育成果巩固提升、第二批典型镇村的培育创建工作,以典型带动周边镇村整体提升,力争2025年美丽宜居村比例达85%以上。
三是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上实现新突破。在县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推动现有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科学规划布局学校、医院、农贸市场、商业综合体、商住小区等公共服务,通过“三旧”改造、征收、置换等方式盘活存量发展空间,不断提升聚人聚商聚产能力。在镇村,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通过拓展“整线(成片)”提升配网供电质量标准化治理范围、深化农村供水“三同五化”、完善“五横五纵”交通格局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以峡山、两英、陇田为主的三大公共服务片区,支持两英镇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深化美丽圩镇建设,持续加大“两违”整治力度,同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抓好乡村建设发展,更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四是在推动改革赋能上实现新突破。深化城乡发展机制体制改革,拓展“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改革成效,统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农村“三块地”改革,引导和促进农业人口从传统宅基地向功能齐全的商住小区转移,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合法权益,探索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房、宅基地等农村闲置资源,实现城区人口集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升相统一。深化县域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国资国企改革为重点,推动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整合重组,加强对龙头国有企业的资源注入、资质提升,鼓励和指导区属国有企业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打造“投融建运管一体化”的长效运营模式,撬动更多资金资源向县域集中。
一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决贯彻落实好“民生十大工程”,办好年度民生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健全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强化职教中心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对接,借助深圳宝安结对帮扶等机制提升就业技能培训水平,探索依托园区、商圈等平台打造创业孵化基地,保障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二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生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宣讲矩阵,持续擦亮“百姓宣讲”“青年宣讲”品牌,精心组织面向各类群体的理论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为群众话语。
三是扎实推进绿美潮南生态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品质。持续推进植树造林,突出抓好山上、山下、干线绿化,把准把严“种什么地、选什么树、怎么种”等关口,一体打好乡村绿化规划、典型示范打造、宣传发动筹资备树、义务植树活动“组合拳”,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超1.48万亩、乡村绿化19.85万株,着力建设一批森林乡村、绿美红色乡村、森林城镇,打造一批绿美示范点、示范带。坚持种管护一体推进,系统抓好毁林造坟、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公墓建设,更好守护潮南绿水青山。
一是深入推进法治潮南建设。全力抓好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任务落实,不断提高各领域工作法治化水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深化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做好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建设、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应用、行政执法督查等重点工作,推动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二是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深入推进维护政治安全专项行动,全面加强政治重点人员摸排和教育管控,防范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坚决防止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
三是全面维护公共安全。要强化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推进“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更好发挥区镇综治中心作用;聚焦重点矛盾风险、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大活动,抓好公共区域安全能力、安全级别提升,落实落细排查稳控、安全防范各项措施,对“三失一偏”人员落实一人一策,严防发生极端案事件;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以一域之稳服务支撑大局之稳。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放眼未来,打造传统制造业赋能集聚示范区,潮南信心满满。
南方+记者 张伟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