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
贯彻落实全市应急管理工作
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4年,新会区应急管理局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水平,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总数、行政处罚次数和行政处罚金额均排名全市第一,470家企业完成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全区生产安全事故宗数实现连续两年下降,近5次参加全市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消防工作考核中3次获得优秀等次;全区22个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36个行政村(社区)高质量完成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验收和“回头看”工作,协助江门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成功创建省级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 级)化工园区,全区没有发生森林火灾和重大自然灾害;联合市安委会成功举办“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凸显应急特征、富有新会特色的应急文化宣传视频品牌——“火眼金睛识隐患”持续擦亮,代表江门参加广东安全知识竞赛暨粤港澳安全知识竞赛取得良好成绩,全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布局年,做好应急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会议为这一年应急管理工作明确了方向、划出了重点,我们将认真贯彻会议部署要求,扛起“大梁要一起挑”的责任担当,紧紧围绕“隐患排查治理年”,突出抓主抓重,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推动应急管理各项工作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以高水平安全护航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面压紧压实安全责任。统筹协调区安委会14个安全专责小组有关工作,强化安全专责小组工作机制,开展专责小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联合检查。在细化明确研学旅行、分布式光伏发电、民用船舶修造行业等3项新业态新领域的部门职责基础上,持续厘清完善新业态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各级三防成员单位责任,统筹强化应急管理及消防工作并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内容。
二是全面深入开展隐患排查。2025年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第二年,要锚定事故压减工作目标,突出在建交通工程、建筑施工、工贸、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燃气、水上交通、渔业船舶、非煤矿山、特种设备、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集中整治,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全力压减一般事故发生。持续推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巩固拓展安全生产事故高风险地区挂牌督办整治成果,常态化实施工贸企业高处作业“十个一律”硬措施,对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行动、“非违乱污险”企业整治提升加强指导协调,结合专家指导服务及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举一反三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加强安全培训和指导帮扶,指导督促各部门、镇(街、区)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切实提升问题隐患检出率。
三是全面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通过完善检查计划、分级分类执法、合并检查事项、“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压减检查频率,对一般隐患督促闭环整改,避免“运动式”“一刀切”执法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联合镇(街、区)行政执法力量,有效利用第三方(如安全生产管理领域相关专家)的专业知识,推动各镇(街、区)执法人员更加熟练运用安全生产执法信息系统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行政执法能力。
四是全面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培训,2025年预计开展15期专题培训班,免费送课到各镇(街、区)、有关单位,覆盖教育约2000人。筹备生产安全事故桌面应急演练和防灾减灾综合应急演练,推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每年至少组织1次以先期处置、转移避险、自救互救为重点内容的综合演练,高风险地区加强防汛、防台风、避震自救、山洪和地质灾害避险、火灾逃生等专项演练,不断提升各级应急队伍联防联控实战能力和专业技能。推动新兴社区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探索推动新会区“第一响应人”队伍建设,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向基层末梢延伸,切实提升基层应急管理综合能力。
五是全面提升应急宣传质效。持续高质量开展“安全生产月”“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高水平制作“火眼金睛识隐患”应急文化宣传视频和《应急管理提醒您》系列专栏小品与应急小知识宣传海报,持续提升新会应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继续组织力量参加“领航杯”工作创新大赛和广东安全知识竞赛暨粤港澳安全知识竞赛,争取再创佳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