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七),茂名信宜镇隆镇六双村人潮涌动、欢歌笑语,传承三百余年的“省级非遗六双花灯年例活动”圆满落幕。
这场融合传统民俗与现代活力的文化盛会,不仅展现了非遗技艺的匠心之美,更见证了基层干部、网格员、公安干警的“硬核护航”,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让群众安心赏灯、游客畅享非遗!
非遗传承:
一盏花灯,百年匠心
“竹篾为骨,宣纸为面,祝语为表,烛火为心。”六双花灯始于明末清初,以祈福添丁为愿,代代相传至今。一盏花灯需历经20多道工序,凝聚村民巧思,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文化根脉。
年例盛况:
万人空巷,共赏非遗
花灯巡游绵延如龙,舞狮腾跃锣鼓震天,千余名村民与游客沉浸于喜庆氛围。年例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舞台,更是乡村与城市的情感纽带。
安全护航:
网格聚力,守护万家
为让群众“赏得尽兴、玩得安心”,镇隆镇以“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为抓手,织密安全防线。
网格员全员上阵:划分6个责任区,150多名网格员提前摸排隐患,摸清影响“六双花灯”安全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底数,全程疏导人流、服务群众。
公安联动保平安:信宜市公安局派出治安警力和交警力量,实行定点值守和动态巡逻,高效快速处置突发情况,确保活动秩序和交通通畅。
镇村协同精细化:从交通疏导到应急医疗,从应急消防到后勤保障,从环境卫生到文化讲解,服务贯穿活动始终。
平安法治宣传:以“深入基层、贴近一线、贴近实战”为原则,网格员积极参与禁毒、反邪教、反诈等宣传,助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法治氛围。
一场花灯年例,点亮的是非遗传承的薪火,映照的是好心茂名基层治理的温度。信宜镇隆镇以“文化搭台、安全护航”的创新实践,让传统民俗焕发时代光彩,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
好心平安茂名编辑部
编辑:陈天豪
初审:吴童
复审:梁艳
终审:陈瑞振
来源:镇隆镇人民政府、信宜政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