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从“千强跃升”到“产城共舞”!仙村镇“百千万工程”书写崛起新答卷

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2025-03-03 21:33

  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曾因土地碎片化、产业低效而被称为“工业洼地”,如今,轰鸣的机械声与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厂房,奏响了工业强镇的最强音。

  2024年,仙村镇以 “工改工”腾空间、重大项目筑根基、全链服务抢进度三大引擎,跑出工业经济“加速度”——首次成功跻身2024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位列952名。从上境村万洋科技城首期4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崛起,到广汽零部件产业园首批项目投产;这片曾经的“工业洼地”正以“腾笼换鸟”的魄力,书写从“土地存量”到“发展增量”的逆袭传奇。

仙村魅力 林灿基 摄

  产业兴 工业突围“三大攻坚战役”

  春日的仙村镇,仙村园区南区工业厂房建设如火如荼,机械轰鸣与绿意新芽交织成发展的交响曲。从“纸上蓝图”到“地上热土”,仙村镇的工业版图在2025年上演“速度与激情”。

  土地整备攻坚战,向存量要增量。破局征拆难题。2024年,仙村镇建立“主要领导周调度+专班日研讨”机制,全年推进组卷报批土地2790亩,创下出让收入9.67亿元、工业用地整备2472亩的“拓荒纪录”,为重大项目落地清障开路。

  创新用地模式,通过“一二级联动开发”引入社会资本,推动沙滘村工业集聚区“当年摘牌、当年动工”,打造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的“仙村样板”。

增城区沙滘村村镇工业集聚区项目效果图

  “工改工”腾笼换鸟,激活产业新动能。百亿级载体崛起。仙村共7个工改工项目,有序推进,总投资超91亿元,建成后将释放177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其中上境村万洋项目吸引51家高新企业入驻,成为《中国自然资源报》点赞的“低效用地活化典范”。

  链式集群成型。广汽零部件产业园一期4.57万平方米载体交付投产,华旭、华亿等企业进驻;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获批设立,加速碧潭村整村搬迁。

  全周期服务革新,跑出筹建加速度。实施“摘牌即动工”机制,镇领导班子“一对一”挂点服务特拓、恒升吉等8个重点项目,召开筹建调度会30余次,推动工业投资6.3亿元落地,项目产值转化周期缩短30%。

  平台能级跃升。仙村园区构建“一区多园”格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通过专项债撬动百亿级产业集群,天业冷链一期6500万元投资投产,打造大湾区冷链物流枢纽节点。

  如今的仙村镇,厂房林立处涌动着智能制造的浪潮。从“土地存量”到“发展增量”,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跃升”,这座曾经的工业洼地,正以“百千万工程”为笔,在广州东部绘就一幅“产城人”深度融合的千亿强镇新画卷!

  美环境 擦亮“百千万工程”生态底色

  初春时节,仙村大道宫粉紫荆迎风绽放,石新公路两侧新栽的3000株绿树随风摇曳……这场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的人居环境提升攻坚战,正让仙村镇焕发新生机。

  全民总动员,绘就洁净底色。依托“镇村联动+全民参与”模式,仙村镇去年发动超2000人次开展70场清洁行动,并逐渐形成查找、整改的长效机制。

  农房改造攻坚战,唤醒乡村美学。仙村镇将基岗村作为试点,分批次推行“农房美容”工程,目前有50栋农房拿到装修登记牌,36栋已开工。通过建立有效机制,全镇完成存量农房管控110栋。碧潭村整村搬迁项目将融入智能垃圾分类、雨水花园等现代元素,打造“记得住乡愁”的岭南特色智慧宜居新社区。

  绿脉贯通工程,编织生态网络。沿着朱仙路新建的5公里生态廊道,党员志愿者与村民合力种下的绿化树已成景观带。“既要‘见缝插绿’,更要‘全域透绿’!”仙村镇通过“政府发动+党员群众认捐”模式,新种植绿化树5000棵。100%完成创建省定美丽宜居村,5条行政村达到省定特色精品村标准。

  如今的仙村镇,正以“环境美化”撬动发展动能,接下来,仙村镇将启动“美丽细胞”创建工程,让每个村社都成为“百千万工程”的鲜活主角。

  善服务 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仙村镇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通过三大民生工程跑出公共服务治理“加速度”,让幸福实景在街头巷尾次第绽放。

  基础建设“强筋骨”,畅通城乡“幸福路”。2024年,仙村镇完成3.2公里村道“化变身”,疏通灌溉渠12公里,7处内涝点实现“智慧监测+精准疏浚”双保险。乐诚汇、乐晟汇项目等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出门逛商圈”的现代生活即将触手可及。

  医教升级“惠万家”,托举民生“幸福伞”。2024年,仙村卫生院完成升级改造,基岗小学综合楼重建工程已动工。

  治理创新“添温度”,激活共治“幸福力”。 通过打造“综治中心+矛调中心+研控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四中心融合运行指挥中枢,仙村镇综治中心入选2024年广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先进典型名单。西南村更将“智慧广电”变身“云议事厅”,村民轻点遥控器就能了解村务决策,古老祠堂与现代科技碰撞出“数字民主”新火花。

  从全民村跑活动中13000人次的欢快脚步,到就业驿站里450份新签的劳动合同……仙村镇正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升级,书写着“百千万工程”的暖心答卷。

  典型村 解码强村富民“仙村密码”

  2024年,基岗、西南、沙滘、岳湖、碧潭五村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交出了一份城乡融合的亮眼答卷:村企共建项目纷纷落地,西南村实现村集体年收入达3960万元……这场乡村振兴的“接力赛”,正演绎着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共美”的生动故事。

  产业驱动,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基岗村把荔枝产业链从种植延伸到深加工、电商直播,带动果农增收致富。在“强村公司”创新赛道上,沙滘村、碧潭村积极破局,通过聘请乡村CEO运营,改变过去村集体经济“单打独斗”的局面,村集体收入再刷新纪录。

  村企联姻+数字赋能,打造共富新范式。沙滘村是跨界融合的代表之一:区产投集团投入3.6亿元推进“工改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西南村积极吸引农业企业入驻,布局打造现代山水田园综合体项目。

  阡陌井然+长效治理,重塑水乡新风貌。岳湖村新修的观光漫步栈道,凌乱“三线”完成捆扎,裸房披上青砖黛瓦的“外衣”。仙村镇通过实施“派单销号”机制,由镇村干部组成“找茬团”,将799处环境问题制成工单,共同推动整改。

  从基岗的荔枝产业到西南的“强村公司”到沙滘的“工改工”等,各个典型村看似路径各异,实则暗含共同密码——用市场化思维激活资源,以跨界融合重构价值。

  新蓝图 共绘美丽圩镇发展新画卷

  2024年,仙村镇围绕“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以“1+4+7+9+N”建设要求为纲领,全面打响典型镇建设攻坚战,让这座承载千年水乡文脉的古镇焕发新活力。

  顶层设计谋定而动,擘画三年发展蓝图。按照“优秀”标准编制《仙村镇专业镇乡镇建设规划(2024-2026年)》,制定5大板块共26个建设项目。对照省乡镇分类建设评价办法中基础和特色评价指标,出台《仙村镇创建典型镇工作实施方案》。

  人居环境持续攻坚,重塑岭南水乡风貌。持续推进四项人居环境任务攻坚,巩固垃圾清理收运、污水收集处理、公厕建设管护工作成效,重点对仙村大道、仙村市场等场地持续开展“六乱”整治。

  “七个一”工程加速落地,基建能级全面跃升。2024年,仙村镇编制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方案,今年将投入2800万元,选址集中在圩镇核心区。目前,仙村镇已对接区城投集团,落实资金949万元推进仙村大道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部分外立面整治、光伏建设,以及农贸市场周边的排水整治等项目已招标挂网。

  同心圆 社会参与形成共建共享新格局

  西福河之畔,仙村镇沙滘工业路上,这条曾让村民皱眉的“皱纹路”,如今在市帮扶组团的帮扶下焕发新生“美颜”。

  四大行动激活“共建DNA”。“画得真不错,没想到他们不仅画功强,而且还很有创意和文化感,把仙进奉荔枝老树的故事以及产业发展历程内容都一一展现出来了,让更多人了解仙进奉荔枝和产业发展的故事。”基岗村村民对广州华立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师生绘成的“仙进奉荔枝清明上河图”赞不绝口。这是共建的成效之一。

  2024年,仙村镇动员联通公司、市政机施、建废行业协会等13家企事业单位,落实1426.64万元帮扶典型村建设;与广州华立学院、广州华商学院等高校结对共建18支百千万突击队,推动18项结对共建项目落地。

  群众舞台唱响“幸福进行曲”。第一社区的“金角银边”儿童乐园成为附近孩子们的游玩乐园。乡亲捐建的星空灯璀璨如银河。600名入库乡亲创建的“微项目清单”,让善款化作温暖民生的微项目,为群众生活增加更多便利与乐趣。

  从曾经的“水泥小镇”到“绿美高地”,仙村镇用 “政府搭台、社会唱戏、群众主角”的创新实践,正在书写“百千万工程”的仙村样本。

  荔乡春意浓,逐梦正当时。仙村镇的“百千万工程”如东江春潮奔涌不息,在沙滘工业区隆隆的机械声里,在基岗荔枝林摇曳的枝头间,在慈善点亮“金角银边”的灯光下,一幅“产城”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图景已跃然眼前。

魏伟红 摄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百千万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龙永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