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周末,由鹿晗领衔的gapday音乐节让佛山禅城的夜空闪耀了起来。
位于禅城南庄的大草地音乐秀场上,共有7万多名乐迷聚集在一起,放下手中的学业与工作、“gap”了足足两天——
例如,留学生张甜甜不惜搭乘12小时的飞机从澳大利亚赶到禅城,只为一睹偶像风采。又例如,小红书上,有乐迷分享自己从新疆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佛山参加音乐节的体验……禅城一时成为了万众乐迷潮涌的目的地。
从2023年10月的国潮音乐节、佛山D.N.A音乐嘉年华,今年5月的2024“乐见潮向音乐嘉年华”,到刚刚结束的gapday音乐节以及即将到来的2024佛山DNA音乐节……
从去年国庆假期至今,禅城共举办各类大中小型演唱会28场。紧抓音乐节经济风口的禅城,在文旅演艺产业上越来越驾轻就熟。
与“gapday”忙里偷闲的情绪内核相一致,“松弛经济”正在成为禅城营造青春活力城市文化的又一标签。
gapday音乐节吸引了7万多名乐迷来到禅城。萧皓隆 摄
gapday音乐节吸引了7万多名乐迷来到禅城。萧皓隆 摄
鹿晗的一声“谢谢”
“当然需要特别感谢佛山市禅城区委、区政府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我们大家一起感谢好不好?”
gapday音乐节的舞台上,鹿晗把麦克风递向台下的乐迷,在偶像的带领下,全场高喊“谢谢”。
“顶流”的一声谢谢并不是客气话,乐迷也并不全然是因为偶像的原因而跟着道谢。
在社交媒体的评论区上,就有不少真心实意的好评:“确实支持很大。鹿晗对音乐节演唱会要求挺高的,对观众服务要求也特别高,肯定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成就。”“感谢政府和企业,很温暖很贴心,这波福利双赢。”
让偶像和粉丝都致谢的是禅城此次贴心的服务。天气转凉了,南庄镇政府和当地爱心企业的工作人员为乐迷送上“南庄大包”等特色小吃,让年轻人们感受到“禅城温度”。
此外,音乐节首日,禅城部署安保约2260人次,出动城管执法人员38人,网格员60人。两天下来,禅城每日调度200辆公交接驳车,累计发出班次1200趟,为乐迷提供往返佛山地铁湖涌站到演出场地的免费接驳服务,累计运载客流超5万人次,完美解决了乐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现场安保与秩序维护、交通接驳、政企联动赠送特色美食……如果没有好的服务做支撑,顶流与乐迷的道谢也就没有了含金量。以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来说,禅城这一次音乐节的支持和服务,确实做到了年轻人的“心趴”上了。
这一声“谢谢”,是对禅城发展文旅产业的公共配套服务的一种肯定,更将成为禅城今后举办音乐节等大型演出的重要口碑。
年轻人在音乐节上收获了松弛与快乐。萧皓隆 摄
年轻人在音乐节上收获了松弛与快乐。萧皓隆 摄
松弛不只在音乐节
“Hear the crowd go!”
11月24日,音乐节临近尾声,大草地音乐秀场的上空飘起雨来,鹿晗以压轴歌曲《超级冠军》将整个派对推向了高潮。这一刻,雨水带来的凉意被乐迷的澎湃激情吞没。
在为期两日的音乐节期间,禅城确实听到了人潮在城市中穿流涌动的声音。
据统计,11月22日至24日,禅城区住宿业共接待住客4.0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73.58%,比今年普通周末增长22.14%。
区内各景点、商圈的数据同样飘红——祖庙博物馆共接待游客3.77万人次,同比增长100.37%。南风古灶在11月23日至25日期间,推出凭音乐节门票免费游览景区活动,共接待游客1.16万人次,同比增长219.45%。梁园景区共接待游客0.72万人次,同比增长125.15%。佛山创意园文化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1.80万人次,同比增长10.70%。岭南天地共接待游客25.63万人次,同比增长113.39%。
“为了一首歌,奔赴一座城”的效应明显。这也得益于禅城近年来提升城市格调,发力文旅演艺产业赛道的努力。
近年来,紧扣文旅市场下沉县城一级的发展机遇,禅城加速布局音乐演出文旅新赛道,推出“2+4+N”演艺资源空间体系,为各类型音乐演出、动漫活动、特色表演提供全方位场景支持,为消费转型升级提供文旅新质生产力。此次gapday音乐节就是该空间体系下的佛山南庄大草地音乐秀场的首次亮相。
乐迷来到禅城,当然不是仅听一场音乐盛会。为了迎接“泼天的人流”,近年禅城亦积极打造更多文旅的新场景。
例如,禅城结合大型户外音乐节精心策划城市音悦听、佛山市青少年街舞精英赛、佛山乐园40周年金曲音乐会等超过10项潮创活动,通过将大型户外音乐节与本地IP潮流活动串珠成链,让乐迷观众在享受大型音乐节之余也可在园区、商圈、景点获得丰富多彩的餐饮住宿、购物游玩体验,让“乐迷”变成“游客”。
通过分散式打造“小场景”“小IP”,同时聚焦情绪价值、社交属性、人文主义制造文旅的新体验,“漫游禅城”带来了年轻人所需要的松弛感。这一股松弛感,正是音乐节的目标受众所需要的。
佛山南庄大草地音乐秀场的夜空被音乐节点亮。主办方供图
佛山南庄大草地音乐秀场的夜空被音乐节点亮。主办方供图
曲终何以“人不散”
不过,曲终总有人散时,广大乐迷终归也要从“gapday”的忙里偷闲回归到日常。
在关于演唱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调研的公开报道中,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表示,进入2024年,音乐节市场已经开始自我调节,出现常态化和理性化的趋势。“市场不会一直高歌猛进,最终还是会回归常态和理性。”
当前,音乐节选址从一线城市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全国各地的城市都纷纷意欲“摘果子”,关于“音乐节经济”的城市竞争愈发激烈。
这表明,音乐节市场未来可能会迎来“均值回归”,而在此之前,音乐节厂牌在各个城市之间游走,会让举办城市陷入“内卷”竞争之中。
从“爆红”到“长红”依然是禅城在发力文旅新赛道上的主要课题。
上述调研中,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何志武认为,大型演唱会的举办频次是有限的,一个城市演出市场的持续繁荣应当依靠不同品类的常态化演出市场的支撑,这些常态化演出市场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创作出高质量作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从城市竞争的现状,到专家的判断与建言中,有一点启示或许是禅城在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值得留意的。
这就是,禅城要在音乐节经济的角逐中找寻到自身的独特性,或者说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体现在城市的软硬件、服务能力、治理能力上,要让整座城市跟得上文旅深度融合的时代发展趋势。主打提升城市格调,打造“松弛经济”,就是当前禅城培育比较优势的努力。
这种比较优势,往更深层次来说,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核,以及由此彰显的个性与魅力。有个性的地方与有个性的消费供给,才能抓住当下年轻人的眼球,让这个当今社会的消费主力军乐意买单。
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举办。它算得上是后世许多音乐节的“鼻祖”。2009年,著名导演李安拍摄了电影《制造伍德斯托克》,以纪念这个划时代的音乐节。
“我们爱的不是摇滚,是年轻!”互联网上,一句影评道出了乐迷们的心声。
在此意义上,禅城举办的不仅仅是音乐节,而更要在广大的“Z世代”身上汲取活力,彰显活力。一座永远年轻的城市,才能长久散发魅力。
采写:南方+记者 卢浩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