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的茂名,过新年植新绿成为热潮。做年例,“多摆几桌不如多种几棵”;“回娘家种树”成问候语,外嫁女新春种绿忙;乡亲过年回家,种下对家乡的牵挂……一系列植绿活动为茂名传统春节注入了全新的文明内涵,让绿色与希望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新风尚
“吃年例,先种树”
在粤西地区,素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年例期间亲朋友好友相聚,吃宴席赏文化,十分热闹。今年“种下年例树”成了年俗新风尚。
早在2025年春节前夕,茂名市委组织部便发出“植树过年例”的倡议,各县区迅速跟进,纷纷号召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
电白区委组织部联合多部门发起“办年例,来种树”的活动。小良镇北庄村党组织书记带领村民在进村主干道种下50多棵“年例树”,林头镇章班村村民自发购置160多棵树苗,协力打造“年例林”。截至2月4日,电白区22个镇街累计种下6424株树苗,3126人次参与其中。
坚持十年植绿的高州,今年结合年例推动“不比菜式比种树”成为新民俗。44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率先开展“做年例,齐种树”活动,带动各村全民参与。
大年初二,高州新垌镇新垌村章王垌自然村的年例日,邓叔家的亲朋好友便拿起锄头铁铲到植树点,热火朝天种起树来。截至目前,高州已开展年例植树活动141场次,约3600人次参与其中,种下“年例树”3233株,打造出86片绿意盎然的“年例林”。“办年例多摆几桌不如多种几棵”成了乡亲们的共识。
在化州,齐心协力办“绿美年例”的倡议,得到群众积极响应。据初步统计,春节前已有295个乡村主动报名参与,截至2月1日,已有10个镇街18个自然村开展“年例来植树”,累计种树2035株,发动群众1800多人次参与。
年例植树活动像一颗种子,在茂名的乡村大地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文明之花。从“吃喝年例”到“绿美年例”,越来越多的群众认识到,绿色年例能为家乡生态环境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新力量
合力奔赴绿美家园
“你回娘家种树了吗?”大年初二回娘家,以往外嫁女回家都是宴席聚会,联络家人亲情。今年茂名多地开展“我为娘家种棵树”活动,给外嫁女们添上一道年例“硬菜”。
“今天是我们年例,又是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日子,能够亲手为家乡绿化美化出一份力,让我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对小朋友们也有教育意义!”在高州市曹江镇华坑村的年例日,外嫁女们植绿为家乡添彩。回娘家参加植树活动的涂姐说:“这种活动比大操大办年例更有意义,亲手种下一棵树,将绿色理念传递给家人,也为家乡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力量。”
在化州多部门联合发起“我为娘家种棵树”活动倡议,号召广大外嫁女一起用实际行动回馈这片土地的养育之恩。
当前,在化州市合江镇、林尘镇、那务镇、丽岗镇、播扬镇等镇的美丽村庄里,外嫁“金花”们欢声笑语,与乡亲们协作种树的情景不断上演。在娘家的“四旁”“五边”,亲手挖坑、栽苗、培土、浇水,栽下一棵棵树苗。无法亲临活动现场的外嫁女则联系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认捐认种的方式为娘家增添一抹绿。截至目前,化州市共开展“我为娘家种棵树”活动42场,种树1.7万棵。
新春的茂名大地上,吸引着全社会合力共建绿美家园。在电白区,一些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捐赠大量优质树苗。高州市的乡亲们纷纷慷慨解囊,为家乡打造“年例林”提供优质树苗。化州市建立了“年例林”养护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定期巡查、浇水、施肥,守护绿色家园。
“植”此青绿,不仅为茂名的新春增添了盎然绿意,更解锁了年俗新文明。据统计,茂名各地已种下“年例树”约1.4万株。2025年茂名市义务植树活动的号角已吹响,各区(县)纷纷掀起植树造林热潮,共同朝着今年91万株的植树任务奋进。
撰文:叶洁 通讯员 吴冠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