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城·守艺人|黄烈楷:“我责无旁贷,必须传承发扬祖业”
在1990年出版的《中国武术大辞典》中
对于“南枝拳”有这样的定义
南枝拳,南拳拳种
相传福建泉州少林寺被毁后
其中一和尚何岩
逃至广东传授拳艺
后经广东陆丰人陈南枝加工
形成有独特风格的拳种
为纪念南枝先师故名南枝拳
陈南枝(1847一1925),字鉴山。原籍广东陆丰。1873年移居揭西南山镇南山村。(资料图片)
陈南枝(1847一1925),字鉴山。原籍广东陆丰。1873年移居揭西南山镇南山村。(资料图片)
清末
揭阳榕城习武成风
这里拳派繁多,门户林立
城内外闻名的拳师有20多位
陈南枝闻知后赴榕城
广邀众多武师切磋拳技
很快
能攻善守、灵活多变
近身擒拿、手足并用
步稳力沉、步走四面
拳打八方、进退快捷
连消带打、步法灵活
的南枝拳在揭阳榕城轰动全城
陈南枝也赢得
“神拳陈南枝”“好手南枝师”之誉
自1893年到榕城教授七省提督丁日昌之大公子开始
陈南枝在榕城授武连续三十多年
因南枝先师在榕城居住传拳最久
故榕城成为南枝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主要基地
由于他的言传身教
弟子多有较高成就
如在榕城教授的徒弟黄国荣、林庭、周玉添等
均成为出色拳师
其中
陈南枝的首徒黄国荣(1871—1945)
正是黄烈楷的祖父
据《揭阳县志(1986—1991)》、
1990年《榕城镇志》载
黄国荣深得陈南枝衣钵
成就较高
毕生致力于医事及武技
为粤东近百年来声誉卓著的骨伤科医师和武林高手
在辛亥革命期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年代
南枝拳传人勇敢杀敌、建功立业
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黄烈楷的父亲黄传善(1917—2008)
也在中学时期便当起揭阳一中的武术助教
后来
医德与武德兼具的一代名师黄传善
共管理着70多个武馆
盛祖家塾墙上悬挂着陈南枝(中)及第一、二代南枝拳传承人黄国荣(右)、黄传善(左)的相片。
盛祖家塾墙上悬挂着陈南枝(中)及第一、二代南枝拳传承人黄国荣(右)、黄传善(左)的相片。
自幼受家庭熏陶的黄烈楷
也在三四岁时便习得武术
其深得父亲的真传
不仅将祖传的中医正骨技法发扬光大
更加深了南枝拳的造诣
黄烈楷骨伤专科诊所悬挂的牌匾。
黄烈楷骨伤专科诊所悬挂的牌匾。
黄烈楷坦言
作为家中的长子
自己必须跟祖父和父亲一样
坚持从医授武
终身致力于推广南枝拳
“我责无旁贷,必须传承发扬祖业。”黄烈楷说
黄烈楷在舞南枝拳。(资料图片)
黄烈楷在舞南枝拳。(资料图片)
回顾习得传承南枝拳的70多年来
作为揭阳市武术协会会长的黄烈楷
积极组织武术队参加各类国际国内武术比赛
推动南枝拳亮相2018年央视春晚广东珠海分会场
挖掘整理南枝拳的相关资料
编著出版《南枝拳》一书
成立南枝拳研究中心
不断完善南枝拳在武术文化之中的记载
李朝旭、陈少锋、黄烈楷主编《南枝拳》一书。(资料图片)
李朝旭、陈少锋、黄烈楷主编《南枝拳》一书。(资料图片)
近年来
他牵头发动筹集资金
重新修缮揭西陈南枝故居
在保留传统套路的基础上
将南枝拳重新整理编排
使之更适应舞台、广场表演
并在2008年开始举办义务培训班
至今坚持10多年
黄传善武馆2024年暑期南枝拳义务传承培训班合影留念。
黄传善武馆2024年暑期南枝拳义务传承培训班合影留念。
2011年
他获评第二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枝拳代表性传承人
2021年9月2日
他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
“现在,我的徒弟们也在着重推行南枝拳进校园,希望以此带动更多人了解、学习南枝拳。”黄烈楷说
武术进校园,学生们在学习南枝拳棍法。
武术进校园,学生们在学习南枝拳棍法。
武以强身,医以济人,自古医武不分家
在黄烈楷的人生中
医术也是另外一个亮点
中医正骨便是黄氏家族传统手艺
黄烈楷在十七岁便在父亲黄传善的带领下
开始行医
“我们祖传医术擅长骨科,当时认为难以医治的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都能被医治好。”黄烈楷介绍
如今黄烈楷的儿女们也在诊所工作。
如今黄烈楷的儿女们也在诊所工作。
经过近60年对祖传医术的钻研
妙手回春的事迹至今依旧在黄烈楷骨伤专科诊所内发生
“黄氏中医正骨”在医路走过百余年岁月
成为揭阳榕城家喻户晓的骨科品牌
2013年被列入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民间原生态传统武术、医术
黄烈楷倾毕生所学献技、献艺、献资料
他轻描淡写地说
这是他作为一名习武者和传承人应尽的职责
走出始建于1922年的黄氏家祠“盛祖家塾”
今年已经77岁的黄烈楷感慨
“‘兴我国粹,扬我国威’是我们黄氏子孙后代的使命。”
文字:唐楚生 张冰纯
视频/图片:张加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