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五彩茶道全线贯通,湖镇镇石芽坝地区“三村四组”五彩茶园项目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三村四组”的基础设施完善,刷新了乡村颜值,也让乡村人居环境更美丽、更舒适。
完善基础设施 刷新乡村颜值
4月10日,记者实地走访博罗县湖镇镇下村村神二小组,只见7米多宽的村道干净平整,村道旁一排排完成了外立面改造的房屋十分抢眼,白墙灰砖,彰显着独特的文化韵味。在升级改造后的小广场和篮球场上,有村民正在打篮球、散步闲聊,周边鸟语花香。类似的变化,还出现在光辉村黎镇小组、岗南村石新小组等村小组。
这些村组基础设施的全面焕新,得益于湖镇镇石芽坝地区“三村四组”五彩茶园项目的实施。记者了解到,在博罗县移民办的支持下,湖镇镇结合“百千万工程”,在当地石芽坝地区的“三村四组”实施五彩茶园项目,打造精品美丽家园和文旅平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吸引人流量、拓展销售渠道,提高“石芽坝”山茶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附加值,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带动周边茶产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受到了众多村民的纷纷点赞。“五彩茶园项目完工了,给村里带来了很大的改善,还增加了很多茶园的亮点景观。”村民钟振东表示。
“小广场和篮球场完成升级改造,放学后很多小朋友在这里打篮球、打乒乓球,晚饭后村民们也喜欢在这里散步。下村村神二小组小组长邓红星表示,村里增加了新的设施后,村民休闲锻炼又多了好去处。
村道变五彩茶道 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在湖镇镇光辉村岗二小组,原本的村道悄然变成五彩茶道,与不远处的石芽坝山茶种植基地的茶园相映成景。沿着五彩茶道行至登山道游览,将茶园美景尽收眼底,春风拂面,邂逅一场春天的浪漫。
据悉,五彩茶园项目一期工程主要是对湖镇镇岗南村石新小组、光辉村黎镇小组和岗二小组、下村村神二小组等“三村四组”进行提升改造,包括道路、建筑外立面、雨污分流、绿化美化以及村民活动场所等。目前,这些项目已经全部完成,进一步提升了“三村四组”的人居环境,让环境更美,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现在茶园各方面都搞得不错,今年的春茶卖得很好,基本上做多少卖多少,家家户户的收入都增加了,挺不错的。”提及今年春茶的收成,村民曾桂锦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围绕山茶资源做文章 促进石芽坝茶产业融合发展
记者了解到,“三村四组”系湖镇镇的水库移民区,又称“石芽坝”地区。1958年,第一代新丰江水库移民从河源带来了山茶树苗和祖传制茶手艺,形成了今天以“石芽坝”茶山为中心,以岗二、神二小组为代表的“石芽坝”山茶种植、制作专业自然村,其“家家是茶农,户户会制茶”的家庭式手工作坊产茶格局日趋成熟。目前,石芽坝山茶的种植面积合计约735亩,其中茶山片区570亩、茶园165亩。
在茶园种植基地的高空中俯瞰,这条由紫、蓝、黄、红四种颜色组成的崭新彩虹道穿梭于茶园间,与层层叠叠的翠绿茶园相互映衬。沿着登山步道观赏茶园景色,可尽情呼吸新鲜空气,走累了还能在观景台上小憩,吹吹拂面的春风,茶园美景尽收眼底。
湖镇镇综合事务中心移民工作办组长梁德辉向记者介绍,为配套茶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五彩茶园项目以湖镇镇“山、水、茶、舍”田园风光肌理为底色,以山地农业(茶、果蔬、林地、花卉等)为支撑,以“石芽坝”山茶传承百年的制作手艺和乡愁记忆为文化底蕴,围绕山茶推介主题,进一步促进石芽坝山茶的销售和产业文化的塑造。在完成基础设施的升级后,后续将进一步规划光伏停车场、农业采摘园、茶园文化馆、民宿等农文旅融合项目的建设发展,为产业发展赋能,让当地村民实现增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