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科技创新成为企业抢占未来发展高地的关键。近日,蜂助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助手”)在云终端、物联网(IoT)及人工智能(AI)领域接连推进重要战略合作,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与产业链资源整合,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转化,进一步强化其在数智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一批企业合作的“多点开花”,不断突破,背后是区域发展的持续赋能。以广州天河本土企业蜂助手为代表,从科韵路到金融城,产学研的创新协同蔓延至区内外,抢占AI核心赛道;总部企业“强强联手”,链上擦出新火花。
在天河,新的“化学反应”持续孕育,多个重点发展片区即将迎来新项目、新成果。
广州国际金融城
广州国际金融城
从天河到南沙:产学研的新协同
3月6日,蜂助手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签署协议,共同成立“AI与IoT智核联合实验室”。实验室将聚焦人工智能与物联网领域的前沿技术研发,推动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的高效衔接。双方还将构建人才共育生态,致力于培养更多知行合一的创新型人才。
蜂助手在数字商品、物联网、云终端技术应用等业务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庞大的用户基数,能够快速将联合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人工智能与物联网领域拥有顶尖的科研团队、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前沿的科研实力。
此次双方携手成立联合实验室,正是基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旨在打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商业应用”的全链条,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签约活动中,蜂助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洪鹏在发言中提到,蜂助手公司一直致力于科技服务生活,希望通过与港科大(广州)的合作,发挥双方优势,加速AI与IoT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未来双方将聚焦于物联网Mesh组网、AI云终端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并构建人才共赢的生态系统。
在广州国际金融城东区,投资20亿元的蜂助手未来科技大厦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在“人工智能+” 行动蓝图下,天河区作为广州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正全力支持产学研融合模式落地。蜂助手与港科大(广州)的合作,是企业创新活力与高校科研实力的结合,有望加速实现从理论模型到产业落地的跨越式发展。
顺着正在建设中的广州市活力创新轴快速路,未来,广州市活力创新轴重要节点将一路串联,途经广州国际金融城等重要节点,并向南延伸至南沙科学城,构建贯通广州市活力创新轴南北的大通道。
从广州天河一路向南,百里跨度牵起的,不仅仅是路网,更是一条科创要素荟萃的廊带。从天河到南沙,产学研的创新协同即将激活“1+1大于2”的效果,激发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
蜂助手未来科技大厦效果图
蜂助手未来科技大厦效果图
从科韵路到金融城:链上擦出新火花
3月10日,蜂助手与广州好莱客创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好太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合资公司将重点推进“AI智能融合网关”等核心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构建覆盖家庭场景的智能互联生态体系,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的数字化生活解决方案。
根据规划,合资公司将凭借好莱客全屋定制产品和全渠道业态布局,依托蜂助手数字商品资源、IoT 和云终端技术、算力运营优势能力,结合好太太智能家居硬件产品矩阵及供应链整合能力,为用户带来“无感智控全屋”的全新数字化生活体验。合资公司的成立标志着蜂助手在智能家居领域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蜂助手成立于2012年1月,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州市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河企业,12年时间,蜂助手不断成长壮大,也顺着科韵路,从岗顶来到广州国际金融城。
值得注意的是,三家企业,均是位于金融城的智能家居总部企业。广州国际金融城是广州市、天河区的重大发展平台之一,也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广州科技创新轴的交汇点,去年12月,国际金融城起步区最后一栋大楼封顶,金融城也陆续迎来了企业入驻潮。截至目前,东区汇聚酷狗音乐、尚品宅配、好莱客、诗悦、四三九九等科技创新总部。
蜂助手与好莱客、好太太在智能家居生态的“牵手”,正是金融城总部企业链上擦出的新火花。金融城内强强联合,链上不断拓展新生态。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从组建创新联合体,到政企联动、跨界互动,天河区持续致力于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如今,“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在天河成为常态,不同行业、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都能找到合作伙伴,融合发展,互为依托。
蜂助手未来科技大厦效果图
蜂助手未来科技大厦效果图
AI领域“硬核布局”:天河力量竞逐人工智能新赛道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蜂助手持续强化物联网、云终端及AI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此次联合实验室与合资公司的设立,蜂助手形成了“技术研发-应用转化-生态共建”的全链条发展路径。
技术驱动未来,以蜂助手为代表之一,一批天河企业正锚定数智化核心赛道奋力奔跑。
在广州天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人工智能领域有规上企业超100家,2023年营收约340亿元,其中大模型+领域已有规上企业21家,占全区软件业的比重达2.7%,增速28.5%。人工智能企业创新能力强劲,2023年广州独角兽1家、未来独角兽4家、种子独角兽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九四智能被评选为2023人工智能企业百强。
当下,天河区作为广州市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的高地,正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深度应用与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加快发展具有天河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去年,天河区出台了《广州市天河区促进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此为抓手,推动区内产业升级。三大人工智能中心落地天河,“AI+行业应用”生态加速形成。
天河区将持续发挥创新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为优质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在天河落地生根,共同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高地,加速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南方+记者 郭苏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