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获悉,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区园林绿化局)大力推进全域“大环境”提升3.0行动,以“四个促进年”为重要抓手,启动“十全百美千园万绿”行动,牵头各单位推动“十条道路、百座美丽公厕、千个口袋公园、万个美丽庭院、十万株树木、百万平方米绿地林地新建改造”的绿化美化工作,全面提升城乡绿化美化水平,奋力书写超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白云答卷。
年内新建改造106座公厕
在白云区江夏党群文化广场,一座形似云朵的白色建筑常令市民游客驻足。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入该建筑内的咖啡厅,游玩的市民或许不会想到,这里竟是一座“会呼吸”的公厕。
这座名为“轻云入夏”的网红公厕,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郭谦教授团队操刀设计,将第三卫生间、母婴室与咖啡吧台巧妙融合,二层观景平台更成为俯瞰公园的绝佳点位。
“轻云入夏”公厕伫立在江夏党群文化公园中。
白云区的公厕革命,远不止于打造几个网红打卡点。记者近日获悉,《白云区2025年美丽公厕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百厕提质”目标:年内新建改造106座公厕,其中农村公厕40座、城区公厕54座、公园公厕12座。
根据《方案》要求,“一厕一方案一景”的建设理念将贯穿始终。其中,针对农村地区,重点补齐公厕短板,40座新建改造公厕严格执行“四净三无两通一明”标准,配备专职保洁员落实12小时动态保洁;城区公厕则突出“功能+美学”双提升,通过垂直绿化、艺术墙绘等方式,将54座公厕融入街巷肌理;公园公厕建设尤为考究,要求结合景观特色进行个性化设计。
“希望通过建设最美公厕,重塑城市温度。”白云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多元路径,白云区将真正实现“小厕所、大民生”的治理跃升。
新增改造口袋公园绿化节点1030个
走进位于石井城市广场西北的云稚园,只见儿童活动区、健身区与休憩区、棋亭相得益彰,该园如今已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和居民的休闲好去处。
在白云新城CBD核心区,一座“会呼吸”的生态秘境——云憩里公园,吸引不少市民前来休闲锻炼、学习打卡。据了解,园内雨水经层层过滤汇入海绵泡池,既缓解城市内涝,又滋养着50余种耐水岭南植物。
云憩里公园。
在白云区,随着更多口袋公园和绿化节点的建设,居民群众“推窗见绿,抬脚入园”的理想生活照进现实。
2025年,白云区将继续挖掘潜力地块,利用高架桥下、街角闲置地、建筑退缩区等“金边银角”,新建或改造提升一批口袋公园或绿化节点,复合放松休憩、健身娱乐、文化展示等多元功能,营造“小而精”的绿色空间,打造“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绿色生活圈。
《白云区“四个促进年”千个口袋公园实施方案》更是明确,2025年白云区24个镇街统筹辖区内共1761个经济社,将新增或提升改造现有口袋公园或绿化节点共1030个,力争实现“一社一园”,推动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基本实现。
江高镇南岗村口袋公园。
“小公园里边,也蕴含着大治理。”白云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规划设计上,白云区将继续坚持“一园一特色、一点一景观”的原则,鼓励专业设计单位及团体参与方案设计,融入白云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本地特色符号,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公园绿化景观;在功能配置上,注重无障碍设施建设,确保特殊人群能够方便使用;在植物景观打造上,坚持以本土植物为主,适当引进优良的外来植物,形成层次丰富、景观优美的植物群落。
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绿色福祉
今年3月14日,在“我为全运种棵树”2025年全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义务植树活动中,白云区以位于永平街的广东实验中学白云校区绿地“云逸绿谷”为主会场,24个镇街均设立分会场,共同为绿色全运添砖加瓦,超2000株新绿在白云大地扎根。
白云区响应省“我为全运种棵树”义务植树活动号召,于3月14日植下树木超2000株。
全民植绿,共建共享。据了解,2025年,为进一步推动绿美白云建设,《白云区“四个促进年”十万棵树木种植实施方案》明确了乡村绿化、城区绿化以及认种认养三个方面的计划和要求。
白云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乡村绿化方面,白云区将重点推进村庄周边、道路两旁、河渠两侧、农田林网的绿化工作,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在城区绿化方面,白云区将重点加强公园、广场、街道、社区等公共场所的绿化建设,打造一批精品绿地和绿化景观,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福祉;在认种认养方面,白云区将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树木认种认养活动,通过认种一棵树、养护一片林的方式,为绿美白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将依托白云区树木认种认养平台,确保认种认养活动的规范化和长效化。
近日,白云区已向社会各界发出“我在白云有棵树”认种行动倡议书,邀请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参与绿美白云生态建设。市民朋友只需扫一扫“穗云智慧城管”二维码,进入白云区树木认种认养平台,就可以认种一棵属于自己的“幸福树”。
文 | 全碧芳
图 | 资料图
通讯员 | 陈丽 易鹏
编辑 | 黎燕逢 梁巧红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