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门市科技企业“邑科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正式印发。根据规定,在同一年度内,同一江门企业可向1家合作银行申请“邑科贷”,单户授信最高可达1000万元,单笔贷款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可达1年。
鼓励合作银行开展“无还本续贷”
“邑科贷”是指江门科技企业仅限于以信用方式,或仅有知识产权、股权、应收账款等质押方式,或无其他实物抵质押情况下由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第三方保证或银行认可的其他免抵押担保方式办理的贷款业务。
江门“邑科贷”2.0版扩大了政策受惠面,更多科技企业将受益。图为优巨新材公司研发的新材料母婴产品。
江门“邑科贷”2.0版扩大了政策受惠面,更多科技企业将受益。图为优巨新材公司研发的新材料母婴产品。
为了解决轻资产科技企业融资难题,2021年5月江门创新推出“邑科贷”业务,让广大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经营主体有了更充裕的发展资金。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全市累计惠及科技企业501家,累计授信科技贷款512笔,累计授信科技贷款金额达15亿元,业务开展期间暂无发生坏账。
在此基础上,江门此次印发的《管理办法》推出了“邑科贷”2.0版本。“主要的变化是拓宽了贷款准入条件,政策受惠面进一步扩大。”江门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此前相比,今年开始,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同样可以申请“邑科贷”。
具体而言,哪些江门企业可以申请“邑科贷”?从政策导向来看,聚焦高成长性、轻资产科技企业,覆盖初创期至成长期全链条,是江门实施《管理办法》的重要出发点。
只要是非上市企业,年营业收入不超过5亿元,近三年无重大违法失信行为,且具备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入库)、科技孵化载体入驻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企业、核心知识产权持有企业、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认定资格(符合其中一项即可),就可以申请。
上述负责人介绍,《管理办法》自2025年4月3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30年4月29日。“企业可采用到期一次性还款或分期还款方式,在授信有效期内可根据实际情况随借随还、循环使用,到期企业如需续贷,可按程序重新申请。同时,鼓励合作银行开展‘无还本续贷’,减轻企业还款压力。”
各方风险分担比例进一步细化
江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科技金融作为科技服务业的重要一环,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处于成长期的科技企业,融资将更加容易。图为今科机床生产车间。
处于成长期的科技企业,融资将更加容易。图为今科机床生产车间。
“以往,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型融资需求大,但往往又缺乏实物抵质押;金融机构顾虑坏账风险,轻资产科技企业申请贷款门槛高、难度大。”江门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邑科贷”通过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搭建多方分担风险机制,对银行机构开展科技企业信贷的风险进行有限补偿方式,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全市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缓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
总体而言,江门“邑科贷”2.0版本具有支持范围广、补偿力度大、操作流程便利等三大特点。除了覆盖对象范围广,为了让操作更便利,《管理办法》规定,申请企业可向受托管理机构或合作银行提交申请,合作银行可以批量将通过信贷审批流程的企业名单送至托管机构进行备案,经受托管理机构审核备案后的“邑科贷”申请,银行便可为企业办理放款手续,确保企业所需资金迅速到位。
进一步降低各方风险分担压力,也是政策的发力点。与1.0版本相比,江门“邑科贷”2.0版本的政策内控流程更加严谨,各方补偿分担比例进一步细化。此外,江门还对“邑科贷”的用途进行了限制,严格限定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或续贷,禁止流向股市、房地产等领域。
具体而言,“邑科贷”实行风险共担机制,合作银行可按市场化方式自主选择“贷款+财政风险补偿”“贷款+保险+财政风险补偿”和“贷款+担保+财政风险补偿”等融资模式,风险补偿资金实施梯次比例补偿。其中,“贷款+财政补偿”模式下,财政资金最高承担40%;“贷款+保险/担保+财政补偿”下,财政资金承担20%,其余由保险/担保机构分担。
“此外,我们还将定期考核银行在信贷创新、知识产权质押占比、贷款效率等指标,推动金融服务优化。”上述负责人介绍,“邑科贷”还将建立熔断机制,当单家银行补偿达到或超过500万元、资金池消耗达到或超过50%时,将暂停开展贷款业务,动态监控保障资金池安全。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董有逸
通讯员 方君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