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时几乎没有观众怎么办?”在中山市三角镇结民村,台下20多名村民认真听课,有人提出疑惑。台上,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老师彭军正在讲授如何用直播话术,让观众在直播间停留时间更长,从而实现促单的目的。
为持续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奋战“百千万工程”百日攻坚行动,积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自今年11月以来,中山市总工会按需匹配劳模以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员,到村里开展实地调研,并带来了不少“金点子”和资源。
深入村庄“把脉问诊”
赋能产业发展
近日,中山市总工会联合三角镇总工会结合万名党员“入镇下村”提质行动,邀请中山市劳模工匠走进三角镇结民村,开展“弘扬三种精神,共建绿美乡村”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劳模工匠还深入村庄实地了解农房风貌提升、“四小园”建设及“百千万工程”景观路线现状,为后续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打下良好基础。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仅如此,劳模工匠从环境整治到文明创建,从农房改造到景观打造,再到特色产业发展,积极为结民村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出谋献策。
中山市劳动模范、中山市三角镇农业服务中心杨菁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该村养殖业问题基础建设不足,尤其是进排水部分的水渠淤塞严重影响到生产,因此他建议,可因地制宜打好“生态牌”,做足“水文章”。
作为文化领域的劳模工匠,在深入村庄实地了解现状后,中山市劳动模范、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纪艺生建议提升农房风貌内涵:挖掘与结民村相关的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农产主题,以及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孝等传统文化主题。
送课到田间
助力传播乡村文化
在“移动互联网+直播助农”的风潮下,结民村发展急需解决的其中一个难点,便是村民对网络直播技能掌握不足,无法有效利用网络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和宣传文化。近期,中山市总工会组织了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山市技术能手彭军和中山市技术能手、中山市技能之星刘文海到结民村,分别就“直播话术技巧”以及“短视频拍摄剪辑”主题开展电商直播培训,为村民增强技能提供了平台。
该村村民陈生荣收到培训通知后,果断报名参加。陈生荣经营着4家小店,主要销售水晶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等。他尝试过直播,也做了不少短视频。他希望通过本次学习掌握更多新媒体运营技巧。
台下的村民中,带着未满1岁的宝宝前来听课的吴明欢特别显眼。宝妈吴明欢平时在网上学AI、配音、PS等方面的知识。最近,她在思考家庭发展副业的可能,因此积极报名听课。
村民纷纷表示,通过培训不仅掌握了新媒体技能,还锻炼了自己的创作与运营能力,今后他们会将所学技能运用到乡村文化的传播、特色产品的推广上。
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声屏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韩玉文向表示:“‘百千万工程’是中山市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涉及多个领域和方面。劳模工匠们的奋战,不仅有助于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更能够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形成推动‘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的强大合力。”
结民村党委委员何慧琴表示:“这次中山市总工会针对结民村的发展需要搭桥引线,链接各行各业的劳模资源来帮我们村把脉问诊,助力解决网络营销、农房风貌提升、农业产业种植养殖等方面的难点、痛点问题。”
中山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市总工会将广泛开展劳模工匠结对子行动,扩大覆盖面,组建不同专长的帮扶小组,每组由4—5名劳模工匠构成,涵盖农业技术、手工艺、工业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多领域,充分借力劳模工匠,助力百千万工程。
来源:南方工报
全媒体记者:誉建业
通讯员:房芳 卢志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