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了,
又到了露肉的时刻。
当你以为避开奶茶炸鸡就能轻松瘦身时,
某些看似低卡外衣的食物,
正用三倍的热量进行“背刺”……
被误解的健康食物
01
腐竹
看似清淡的凉拌腐竹,实则是豆类营养的 “浓缩版”。
每 100 克干腐竹热量达 485 千卡,与红烧肉(496.6 千卡 / 100 克)几乎持平。其制作过程中,豆浆油皮经脱水浓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极高,过量食用易致热量超标。
02
家常菜
干煸 / 干锅类:如干煸四季豆、干锅花菜,烹饪时需大量用油提亮增香,蔬菜吸油后热量翻倍,含盐量也易超标。
红烧蔬菜类:红烧土豆、芋头等菜品依赖重油、高糖调味,长期食用可能增加肥胖及 “三高” 风险。
03
加工食品
看似健康的芋泥、果蔬汁等,常添加大量糖、炼乳或油脂。
例如,普通芋头属低GI食物,但芋泥甜品的热量可飙升至普通芋头的3-5倍,堪称 “热量炸弹”。
除了避开“热量刺客”,
广卫君还为大家总结了三大板块减重建议,
赶紧收藏起来吧!
吃对顺序与分量,吃饱也能瘦
腰围警示: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 需警惕腹型肥胖,其健康风险高于全身肥胖。
营养配比:碳水、脂肪、蛋白质供能比建议 2:1:1,例如早餐可搭配全麦面包(碳水)+ 鸡蛋(蛋白质)+ 少量坚果(脂肪)。
主食控制:从每日减少 100-150 克主食开始(量大者可减 150-200 克),逐步过渡至健康量。
进食顺序:按 “菜→肉→饭” 顺序用餐,先摄入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可延缓碳水吸收,稳定血糖。
水果选择:每日吃 150-250 克水果,优先选含糖量<9% 的品种,如草莓、桃子、梨,避免荔枝、龙眼等高糖水果。
控盐控油:每日食用油≤15 克(约 1 勺半),盐≤5 克(约 1 啤酒瓶盖),清淡饮食可减少水肿和脂肪囤积。
时间管理:睡前 4 小时完成最后一餐,避免夜间代谢减缓导致脂肪堆积;晚餐可适量保留主食(如 1 拳糙米饭),预防失眠。
食欲调节:若控制不住食欲,可能是缺乏维生素 D,建议每天晒太阳 15 分钟,或吃深海鱼、蛋黄补充。
运动: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运动前检测:血压>180/120mmHg 或血糖>14mmol/L 时,建议暂缓运动,避免风险。
初期适应:运动初期因乳酸堆积可能出现体重短暂上升,坚持2-3 天代谢适应后,体重会逐渐下降。
频率与强度:每周3-4次运动,每次30-40分钟,理想减脂心率为(220- 年)×60%-85%。例如,30 岁人群心率保持在 114-161 次 / 分钟效果最佳。
抗阻运动优先:深蹲、弹力带训练等抗阻运动可增肌,1 公斤肌肉每日消耗热量比脂肪高3-4倍,助你提升基础代谢。
等长运动辅助:靠墙静蹲、平板支撑等静态训练能降血压,适合中老年或新手作为入门练习。
碎片化锻炼:久坐时每小时进行3分钟快步走 + 3分钟慢走,激活肌肉、改善代谢,抵消久坐危害。
避坑:破除误区,避免无效努力
水肿≠真胖:偶尔暴食后体重增加 2-3 斤,可能是钠摄入过多导致水分潴留,清淡饮食 3-5 天即可恢复。
局部减脂误区:女性臀腿围度增加但腰围未变,多为雌激素导致的皮下脂肪堆积,无需过度焦虑,重点关注腰围变化。
健康减重速度:每月减 3 斤左右属合理范围,若非主动减肥却持续掉秤>4 斤 / 月,需警惕疾病风险(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
运动后营养补充:运动后 2 小时内补充碳水(如馒头)和蛋白质(如牛奶),可加速肌糖原合成,避免肌肉流失。
减肥不是 “速成任务”,
从识破饮食陷阱开始,
用正确的方法一步步靠近理想状态,
你会发现,
健康瘦下来其实并不难!
编辑:陈佳
责编:陈广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