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杉矶citizenM酒店、阿姆斯特丹大学学生公寓到近期交付的全球最大的模块化学生宿舍——香港城市大学李兆基学生宿舍村,我们在用行动证明,‘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不再是空想概念。”谈起已交付的项目,中集模块化建筑投资有限公司、广东中集建筑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总经理朱伟东如数家珍。
走进中集模块化建筑的生产车间,钢筋绑扎、水电安装……流程秩序井然的背后,是这家侨乡企业不断开拓市场版图的足迹。据统计,中集的模块化建筑产品的销售范围已覆盖到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付项目超过200个。
近年来,中集模块化建筑加快“出海”步伐。 图源:新会发布
近年来,中集模块化建筑加快“出海”步伐。 图源:新会发布
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版图,绿色和环保是要诀。在中集的生产车间内,模块化建筑的工厂预装率已超90%;与传统的建造方式相比,生产出的模块运往项目所在地后,压缩50%以上的施工工期,减少50%的现场垃圾和75%以上的碳排放。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技术研发,目前在打造光伏幕墙,在模块化建筑的建造中运用光伏太阳能面板,使得建筑的能源使用更加环保。”朱伟东介绍道,中集模块化建筑研发建造的光伏幕墙,按照每天10时至15时为最佳光照时间计算,一天可以发大约13度电。
“近三年,中集模块化建筑累计享受的税费优惠超1960万元,其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享受优惠超1700万元。”朱伟东表示,在企业进行绿色技术研发的过程中,得益于政策红利的兑现,更多资金从“账上”落到“生产线”“研发室”中,模块化绿色建筑得以推广应用。“我们将持续加强创新研发,建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实惠’的房子,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朱伟东信心满满地说道。
“开拓海外市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曾经面对境内外劳务、工程作业、运费、咨询服务等成本核算,多元化复合型销售发票开具等涉税问题。”朱伟东回忆道。
结合地域特色和跨境经营企业情况,江门税务部门发挥“税路通·粤通四海”服务品牌作用,业务骨干精准推送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税收协定等,主动上门讲解跨境税收政策、做好跨境涉税风险提醒,为企业量身定制跨境税收风险应对具体指引,实现“一企一策”辅导跟踪机制,让“出海”粤企更省心、更安心。
“在跨境经营过程中,税务部门及时为我们讲解对外支付备案、申报、缴税等涉税政策要点,辅导业务办理流程,帮助我们用好税收协定‘护身符’,减少跨境税务争议的发生。”朱伟东说道。
“既要保持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又要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我们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创新研发当中。”朱伟东算了一下出口退税的“减免账”,“近三年,中集模块化建筑累计享受了出口退税约7409万元,实打实的税收红利让我们增添了敢闯敢拼的信心和底气。”从申请、受理、审核再到退税到账,江门税务部门不断加快受理企业出口退税申请的效率,信用好的一类、二类企业出口退税办理平均时间已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
南方+记者 董有逸 通讯员 文彦婷 江瑞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