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午,陆丰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牵头实施单位——陆丰植物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科技产业园(下称“植物龙”)迎来新里程碑:总投资近亿元的龙龙金产业总部基地大楼正式奠基开工。该项目规划建设9层科创产业综合体,涵盖智慧农业研究院、生物技术制造基地、电商运营中心等核心板块,旨在打造全国甘薯全产业链创新高地。
科技赋能:打造国家甘薯全产业链创新高地
“龙龙金产业总部基地大楼的启动建设,是植物龙扎根陆丰开花结果的关键一步。”植物龙董事长吴朝育在致辞中表示,大楼建成后,将成为国家甘薯全产业链创新高地、三产融合发展标杆。
项目规划总投资近亿元,总建筑面积2.23万平方米,将打造一座九层科创产业综合体,不仅设有现代化的生物技术制造基地和标准化汕尾粉签生产工厂,还将构建金薯联盟创新开发平台、现代农业电商运营中心、智慧农业研究院以及产业发展战略管理中心等核心板块,在技术升级、人才培育、产业赋能、示范引领等方面播撒创新的种子,推动汕尾、广东乃至全国甘薯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少海认为,龙龙金产业总部项目是科技与产业融合的标杆,该项目规划的智慧农业研究院,与省农科院在甘薯种质创新、深加工研发等重点领域高度契合,搭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优质平台,希望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创新+科研支撑”三方联动,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科企合作典范。
政企协同:打造乡村振兴“陆丰样板”
在奠基仪式现场的不远处,一片片甘薯种苗长势喜人,粗壮的根茎撑开了硕大的叶片。这片沙地过去一直被当地人认为是贫瘠的、效益低下的土地,如今却成为陆丰甘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种植基地,这都要得益于当地甘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汕尾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思文指出,龙龙金产业总部基地的开工,标志着汕尾农业产业升级迈出了关键一步,将实现三个“重大突破”:一是技术突破,依托智慧农业研究院攻克品种改良、绿色种植等关键技术;二是业态突破,构建“农业+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三是机制突破,通过“金薯联盟”带动农户规模化种植,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陆丰市副市长叶志帆介绍,项目系统性整合全市20余万亩甘薯种植资源,推动技术、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高效集聚,通过“全链贯通、三产融合”模式,预计带动超万户农户增收,让产业振兴成果惠及民生,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
“从陆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兴建,到现在龙龙金产业总部基地大楼的奠基,珠海市汕尾商会一直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珠海市汕尾商会会长林祖武表示,商会将全力支持植物龙在汕尾的发展,为家乡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未来图景:让陆丰甘薯成为高附加值商品
陆丰坐拥甘薯种植面积20多万亩,年产量45万吨,是广东省重要的甘薯生产基地。
2019年,陆丰甘薯产业园成功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2年更是一举跃升,成为全国仅有的两大国家级甘薯产业园之一。
作为产业园的创新引擎和产业标杆,植物龙以“种业创新+绿色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为四驾马车,推动甘薯产业升级蝶变。
在种业创新方面,植物龙成功引进40余个优质甘薯品种,主导开发优化了甘薯优品“龙龙金5号”“龙龙金8号”等明星品种,取得“广薯72号”“广紫薯8号”等多项自主创新专利品种;同时协同广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申请了“广薯133”“广薯108”等新品种,在种业创新领域持续领跑。
值得一提的是,植物龙还打造了全国领先的现代化育苗体系:5600平方米脱毒种苗研究中心、220亩智能炼苗大棚和千亩露天育苗区协同运作,通过创新“1+N”扩繁模式,年产能达2亿株优质脱毒种苗,服务网络逐步向全国扩张。
在绿色种植方面,植物龙依托总部生物技术优势,推出“完美甘薯”全程植保技术。通过改良土壤生态、提升有机质,实现“良土良种良耕”。绿色种植模式覆盖汕尾26万亩甘薯田,化肥减量26%,农药减量45%,为陆丰甘薯擦亮了生态本色。
在植物龙水肥菌一体化、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农业技术加持下,“龙龙金”系列种苗展现出卓越性能:平均亩产突破6000斤,商品薯率达90%以上,带动合作农户实现30%的增产幅度,亩均产值轻松突破万元大关。
小甘薯也有“72变”。植物龙开发出一系列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其中,“龙龙金”汕尾粉签酸辣粉、泡椒粉、海鲜粉等爆款产品,月销量已超5万箱。“甘薯益生菌”广谱型、老人型、儿童型系列,以及花青素面膜等大健康产品蓄势待发。
未来,陆丰将构建“育种+种植+加工+电商物流”全产业链生态,推动甘薯实现从初级农产品到高附加值商品的华丽蝶变,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新动能。
南方+记者 陈欣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