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八,龙船透底挖”!5月5日(农历四月初八),晨曦微露,随着一声嘹亮的“吉时到”,龙船坊内鼓声震天。在广州市天河区石牌村,起龙仪式正在进行。
沉睡了一年的龙舟破水而出,宛如巨龙苏醒——这不仅是一场传统的“起龙”仪式,更是石牌村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回望。 以石牌村为代表,广州多条村正式进入“龙舟时间”,接下来,还有采青、招景、趁景等端午龙舟系列活动即将举办。
百人合力,潜龙出水
鞭炮齐鸣,龙船鼓响。天河区石牌村上百位“桡手”(“桡”即船桨)齐聚黄埔“老表”双岗村龙船坊,起龙仪式正式拉开帷幕。
石牌东约、南约、西境、大北约、中约、中约龙胜、朝阳、新溪等8条龙舟渐露真容,整装待发。
负责敲响龙船大鼓的池叔和董叔已经参加了四十年“扒龙船”,提起石牌村龙舟更是如数家珍。“扒龙船是我们全村参与的大事。”“现在最开心的,就是越来越多后生仔参与进来,把我们扒龙船的传统传下去。”
青桡破浪,薪火相传
石牌村的龙舟都是由稳定性好、强度高、耐腐性极强的优质木材打造而成的传统龙舟。因其特性,每年端午节后,需将龙舟洗刷干净,用湿滑的河泥包裹严实隔绝空气,使龙舟使用多年依然历久弥新,承载着厚重的石牌文化沉淀。由于石牌村内缺乏合适的河涌,所以每年都在双岗村内“起龙”和“藏龙”。
在龙舟上用力摇松船底泥浆的潘同学今年大一,“好开心,今天没有课就报名过来了,以前要上学都参与不了起龙活动”。旁边用水桶将船舱内积压泥沙掏出的冼同学笑道:“今年我满18岁了,可以扒龙船啦。”这些“新扎桡手”将成为端午竞渡的生力军。
在雄浑有力的龙船鼓声和村民群众“石牌精神,拼搏过人”的加油声中,在过百位桡手合力之下,各条龙舟陆续“出水”,“起龙”仪式正式完成。
蛟龙焕彩,民俗流芳
龙舟“出水”后要先用抹布仔细擦拭,再送到船厂进行检修、调校、上油等系列养护。经过修缮,沉睡的蛟龙将恢复雄姿,重焕光华,龙首昂扬,只待端午竞渡时劈波斩浪,再展风采。
“起龙”仪式完成后,石牌村还有采青、招景、趁景等端午龙舟系列活动。此外,还准备了仪式感拉满的裹粽、派龙船饼、派龙船(丁)饭等系列端午民俗活动,期待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采写:南方+记者 郭苏莹
摄影:刘力勤
通讯员 石牌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