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丹:单纯比愤怒和谦卑更能催生理想主义 | 2025青年力量

南方人物周刊 2025-05-14 19:35

张丹丹以学者的敏锐和人文的温度,始终扎根于社会肌理深处。从骑手社保困局到留守儿童身心教育,从职场“女性衰退”到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她用严谨的实证研究拆解卡点,也以建设性的视野勾勒路径。作为权益保障的推动者和社会风险的预警者,她相信“单纯比愤怒和谦卑更能催生理想主义”。正是这份纯粹的学术坚守,让她的研究一次次照见并抵达现实。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 /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陈洋 发自北京

编辑 / 陈雅峰 rwzkcyf@163.com

外卖江湖风云再起。2025年2月,京东宣布将自3月起逐步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并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京东在骑手端的攻势,美团迅速跟进,表示将在第二季度开始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在中国,外卖骑手的数量已突破千万。这场围绕即时零售的正面交锋,也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议题再度升温。

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张丹丹看来,平台零工社保破局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劳动合同模式下社保缴纳的法理限制,将保障范围扩展至零工经济。然而,用工成本的上升可能会导致平台减少专职岗位、降低零工工资,或通过上调配送费转嫁成本。

张丹丹长期关注零工经济、流动人口与社会保障等课题。2024年年底,她的团队曾完成一项覆盖三万多名外卖骑手的调研。调研显示,该群体平均年龄34岁,95%为男性,70%来自农村,其中约四分之一的骑手对自己的社保情况了解甚少,甚至并不关心。骑手群体收入波动大、流动性强,若按现行比例缴纳社保,实际到手的收入会大幅降低,故而社保支付意愿普遍较低。

在张丹丹看来,为解决社保推进之难,应针对这一“非完全劳动关系”群体设计更灵活的参保模式。例如,可探索“非捆绑式”参保体系,对低收入骑手提供阶梯式社保补贴,完善跨区域的社保衔接机制,同时强化监管,避免成本压力导致平台的垄断行为,从而削弱劳动者的议价能力。

▲2025年3月7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龙泉社区,外卖女骑手展示妇联发放的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知识手册。当地妇联还为她们送上了水杯、红糖、雨伞等礼物 图/新华社发,张春雷摄

张丹丹的研究始终扎根于社会肌理深处。2013年,她的团队曾深入南方某监狱开展“留守儿童与犯罪”的调研。两个多月间,他们完成了对1200名服刑人员的问卷和访谈,其中17%的被访人员有留守儿童背景。其研究发现,有留守背景的农民工因成长阶段存在父母关爱和社会价值观培养缺失、教育受阻,以及性格偏差等因素,成年后更易走上犯罪道路。

张丹丹希望通过调研找出“是什么原因迫使他们走到这一步”,并思考如何改善社会环境、政策措施来避免这些极端事件的发生。在她看来,对这个群体应“保护、宽容、改变”,而非歧视。相较于二代农民工,第三代农民工的留守儿童数量呈倍数增长,其潜在的社会负面影响需要政策制定者和公众予以更多关注,“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承担其后果。”

作为高校老师,张丹丹对于高等教育的意义有着自己的思考。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8届毕业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致辞的她鼓励同学们“‘意识到’多元存在的可能,在自我的世界里注入他人,在单一视角里注入多视角”——这并非易事,需要不断地解构和建构,在探索未知的路上感受真实,保持单纯,因为“单纯是比愤怒和谦卑更能催生理想主义的东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