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何志雄:让更多机器人用上佛山“关节”

佛山来论 2025-05-20 08:18

本期主题:AI+机器人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下,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正成为重构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变量。

今年3月,佛山市政府成立佛山市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全市统筹、部门联动、多方协同的组织工作体系。4月,佛山又重磅发布《佛山市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推出六大行动等。

 “AI+机器人”已成为佛山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的重要落子。本期来论围绕这一话题,邀请行业代表以及企业负责人,围绕技术创新、产业融合、生态构建等方向,探讨“AI+机器人”增长新动能,共话行业发展新趋势,共谋产业发展新路径。敬请垂注。


让更多机器人用上佛山“关节”

文|何志雄

佛山,汇聚了超过260家以“机器人”命名的企业,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天太机器人便诞生于这片土壤,源自对制造业转型趋势的深刻洞察,致力于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迫切需要通过自动化升级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机器人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装备,其市场潜力正呈现出指数级增长的态势。

我们公司最初是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减速机的研发与生产起步的。当时,我们看到了机器人行业的潜力,尤其是减速机这一关键零部件,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国内企业很难在供应链上取得突破。

于是,我们决定冲进这个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天太机器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不仅在减速机领域取得了突破,还逐步拓展到了电机、驱动、传感编码器等多个技术领域,实现了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全部自主研发。

我们目前的产品涵盖了关节类和底盘类两大类,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多个领域。我们为客户提供从产品定义到零部件供应的一站式服务,帮助客户快速进入机器人市场,让更多机器人用上佛山造的“关节”。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概念大火。事实上,我们早在2016年就开始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工作。当时,我们受到了本田阿西莫机器人的启发,希望能够做出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形机器人。然而,人形机器人的研发难度远超我们的预期,尤其是在算法和成本控制方面。

去年11月,上海大学对外正式展示“自强1号”人形机器人。很少人知道,这款重达90公斤,被誉为全球最重的重载荷工作类人形机器人,正是上大与天太机器人联合研发的成果。

我们深知,机器人行业的未来在于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因此,我们一直致力于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目前,我们正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成立联合研发中心,旨在探索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技术,为未来的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一直以来,天太秉承“让机器人随处可见”的使命,研发了普适性智动总成,取代落后产品形态,通过深度整合机器人核心运动模块,减少厂商采购成本、工序,助力厂商提高装配效率以及最终产品性能,从而“让做机器人变得简单”。

天太的英文缩写是TT,我们希望天太的未来就像英特尔一样,是“TT inside”,坚定做标准零部件和方案解决商。天太机器人多年来深耕产业上游,助推本土企业自动化发展,旗下产品广泛进入苹果、小米、华为等供应链环节。

机器人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只有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充满创新精神、跨界思维、敢于突破常规已经成为天太机器人的核心标签。天太将抓住市场竞争核心本质:用产品迭代打造降维竞争力;把握增量客户需求痛点,以优质低价产品实现固有产品结构和形态的迭代;使用自研自产的精密减速机,让更多的机器人用上高精度、高性能、高性价比的核心运动单元。

(作者系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

本期统筹:李周秦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黄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