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台风“桦加沙”逼近,郁南县全面进入临战状态。县四套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深入挂点镇驻镇督导指导防御工作;5个专项工作组迅速分赴各镇开展拉网式巡查;各镇班子成员全部下沉至挂驻村(社区)。
与此同时,全县广泛发动互助工作队、“好人队伍”等社会力量,共同构筑起一道抵御台风的坚固防线,确保防御责任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全面部署,“五停”措施筑牢安全屏障
为最大限度降低台风影响,郁南县果断实施“五停”措施。49所教育机构全面停课,96处在建工地全部停工,施工人员已安全转移避险。
交通系统也随之暂停:15条公交线路、32条客运线路停运,西江全线封航。32家商超、旅游景区、娱乐场所暂停营业,外卖、快递服务及户外大型文体活动同步按下“暂停键”。18家危化、一般化工及医药企业全部停工。
与此同时,全县全力保障民生重点领域稳定运行,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等服务被牢牢守护,民生底线在风雨中依然坚固。
人员转移,不落一人的生命守护
截至9月24日14时,全县因灾转移人员已达8050人。4077名专业、半专业防汛抢险应急队员严阵以待,557名抢险救援及行业技术人员已前置至东坝、连滩等重点镇驻防巡查。
南江沿线堤防防汛巡堤工作按照“三班倒”机制部署,每班次不低于250人,他们如同堤防上的“哨兵”,随时准备发现并应对险情。
在建城镇罗旁小学安置点内,工作人员正有序分发午餐,1060余名受台风威胁群众已全部转移至此。图书角、休息区等设施一应俱全,为受灾群众提供了一个临时的“家”。
镇村两级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提前配备齐全的应急物资,70人应急抢险队伍随时待命,确保发生险情快速有效处置。
特殊群体,“一人一策”的暖心关怀
在桂圩镇敬老院,县民政局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启动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应急机制。针对15名老人(含7名全失能、2名半失能、6名自理老人)制定“一人一策”转移方案,将他们安全转移至县社会福利中心。
中心为老人提供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营养均衡的膳食供应及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目前所有转移老人身体状况良好,生活秩序正常。“安置点的饭菜可口,有医疗保障,比较安心。”何大伯说。
一线坚守,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在南江口镇南瑶村,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持续开展西江沿线巡查。该镇班子成员分片包干、下沉一线靠前指挥,组建党员先锋队、应急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实现防汛工作全域覆盖。
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420名受台风威胁群众的安全转移,所有渔船返港避风、渔民安全上岸,在建工地全面停工,施工人员有序撤离并妥善安置。
55人应急突击队24小时在岗待命,防汛沙袋、抽水机、救生衣等物资储备充足,确保随时响应、高效处置。这些基层党员干部在风雨中的坚守,筑起了抵御台风的第一道防线。
南方+记者 王谢思齐
通讯员 张健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