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桦加沙”来袭,电白临时安置点亮起暖心灯火

作者 邓建青 2025-09-24 21:00

9月24日傍晚,台风“桦加沙”裹挟着狂风暴雨直扑茂名市电白区。大风带起呼啸声,旦场镇青福码头的渔船在浪涛中颠簸。然而,在碧桂园城市学校的应急安置点内却是另一番景象——40多名转移群众围坐在一起,吃着热乎的盒饭,孩子们嬉笑打闹,老人们围桌打牌。

青福村三仓村附近区域因近海且地势低洼,防风防汛压力巨大。因此在与“桦加沙”的赛跑中,当地及早部署。“风雨马上来了,一定得尽快转移。”三仓村的转移任务,按户数进行分组,由镇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组长,每名镇干部负责1—2户群众,逐户上门核对人员信息、组织群众转移。

碧桂园城市花园学校的宿舍被用来安置三仓村的村民,一排排折叠床整齐排列。正值饭点,村民在学校饭堂集中,旁边矿泉水、桶装方便面、面包、饼干、八宝粥等物资堆放得整整齐齐。几位村民围坐打扑克,欢笑声盖过了窗外渐强的风声。“吃住方面,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我们来解决。”村干部一边分发盒饭,一边询问,尽力解决村民提出来的需求。当地卫生院也安排了医生驻守,以随时应对突发疾病问题。

同一时刻,20公里外的茂名市新城第一小学安置点,坡心镇干部正弯腰给老人调整折叠床的支架。因台风来袭,180名牛六架村村民在此暂居。

牛六架村因茂名南站建设等项目征地拆迁较多,不少群众暂居铁皮屋,防风转移任务重、时间急。就在前一夜,坡心镇3支临时防风应急队分成小组扎进各村逐户敲门:“台风要来了,咱们去小学安置点!”铁皮屋前,镇村干部帮老人拎行李、扶行动不便者上车、给孩子抱被褥的身影随处可见。最终,180名征拆临时安置群众,全部安全抵达防风临时安置点。

“原本还担心铁皮屋要被吹飞,没想到干部直接上门接!”潘叔坐在折叠床上,指尖摩挲着温热的八宝粥罐,话里话外满是感动。他的床边整齐摆着刚领到的矿泉水——为让群众搬进来就安心,安置点早已备足“家底”:折叠床一排排码得整整齐齐,八宝粥、方便面、矿泉水整齐摆放到角落。

这样的故事,电白各镇街都在发生。此次迎战台风“桦加沙”,电白区共转移37205人,其中陆上转移33314人,海上转移3891人。各镇街共设临时安置点131个,安置1685人。

24日傍晚,“桦加沙”在阳江登陆,距离进入岭门镇已“近在眼前”。30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已在此前置待命:蓝天救援队队员清点着救生衣,消防队员检查着冲锋舟。

此前,电白区集结各专业救援队伍540人前置到那霍镇、望夫镇、岭门镇等重点乡镇,并协调21名水利专家、8名地质灾害专家,做好抢险救援准备。区卫健局的26支卫生应急队已集结待命,药箱里的应急药物分装完毕。茂港供电局组织5支内部应急抢修队(106人)、3支外部支援抢修队(41人)待命,电白区供电局组织应急人员305人、安排86人入驻供电所,以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停电情况。

“抢险车52辆、运输车52辆、钩机36台、发电车7辆已全部到位!”随着台风登陆,区三防办工作人员关注着物资调配情况。公安队伍140人已分布到各重点路段,顶风冒雨清理道路上的倒树断枝,保障通行安全。用于应急救援的206套大型设备陆续投放至各镇街,轰鸣声中,一条条“生命通道”正在恢复。

南方+记者 邓建青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叶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