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庭院、富了口袋、暖了人心,横沥镇让“美丽庭院”变“致富庭院”

广州南沙横沥发布  2025-09-25 06:31

在横沥镇前进村,粒粒珍珠、根根金属丝,在村民的巧手下变为一件件精美饰品。这些从自家庭院里“长”出来的工艺品,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可观收入,更串起了整个村庄的互助与温情,照亮了乡村振兴路上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梦想。

“小工坊”进庭院,巧手织就共富链

“这么快就做完啦,这次需要多少材料呢?”一大早,村民朱秀林家的庭院就化身热闹的“收发站”,老人、妇女穿梭往来。这一切,源于朱秀林带来的发展新思路。曾在外从事工艺品行业的她,带着订单和技术返回家乡,推行“分散式生产+集中质检”的模式:把穿珠、绕线、贴钻等技术要求较低的工序分包给村民,自己则负责对接厂家和把控质量。

每天清晨,村民们陆续来到朱秀林家中领取原料,然后回到自家小院,她们将细如发丝的金属丝穿进米粒大小的珍珠,完成一件件精致饰品的初步加工。

妇女们利用空闲时间参与制作,老人们在茶余饭后做些力所能及的工序,就连行动不便的村民,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序。看似简单的手工活,正悄然改变着整个村居的面貌。这种灵活就业方式,为村居增添了数十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份可观的收入。

“小账本”见证“大变化”:互助暖流润乡村

“最开始只是试试看,没想到大家这么积极。”朱秀林翻着账本笑着说,“第一个月发放加工费时,数额虽不算多,但大家都干劲十足,上个月发放的费用已经明显增长了不少。”账本上的数字记录着实实在在的变化,老人们用自己挣的钱添置新衣,困难家庭着手翻修老旧房屋,全村总收入持续攀升。

比数字更动人的是村民间的互助温情。熟练者主动指导新手,手快的常常帮年长者完成定额,遇到谁家临时有事,邻居都会主动分担。整个村庄在共同劳动中凝聚成一个大家庭,村民笑容多了,腰板挺直了,对未来的希望也更加明亮。

一方庭院,承载四季风景;巧手生花,点亮乡村经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庭院经济”正以其“小、美、精、活”的形态,成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场春风”。它不仅是院落空间的美丽蜕变,更是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生动实践。从“美丽庭院”到“增收庭院”,这些从庭院里“生长”出来的手工艺品,不仅美了庭院、富了口袋,更暖了人心,绘就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温情的乡村新画卷。

来源:广州南沙横沥发布

编辑 李嘉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