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南区少先队工作,三个维度构建新时代育人新格局

作者 颜志雄 2025-10-29 11:13

10月27日,茂名市茂南区少先队工作交流现场会暨第二批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举行。相关人员先后观摩云禧学校等7所学校的少先队工作,并完成首批名师工作室结业考核、第二批揭牌,通过经验分享凝聚育人共识。

这场活动,是茂南区少先队工作提质升级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团茂南区委、茂南区少工委以“红领巾”事业为核心,从育人模式、队伍建设、机制创新三个维度持续发力,一套情境化育人、专业化支撑、长效化驱动的少先队育人体系加速成型,为新时代少年儿童成长注入茂南力量。

育人模式融合发展

红色基因“活”起来

徒步3公里抵达茂名市烈士陵园,用脚步丈量革命征程。今年,茂南第一小学组织党员老师、辅导员及少先队员600余人开展“缅怀先烈志,共铸中华魂”清明祭扫活动,在纪念碑前重温入队誓词,用声音传递信仰力量。

这是茂南区少先队“行走的思政课”的经典场景。与传统课堂讲授不同,祭扫活动被赋予情境化、体验式定位。徒步过程中付出体力,让少先队员在汗水中体会先辈的艰辛;现场献花、老党员讲述革命故事等,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可感知的情感共鸣。

思政教育走出教室,在真实场景中触动心灵。茂南区以“行走的思政课”为纽带,深度融合少年宫教育资源与高校美育浸润项目,构建起校内外协同育人的生态网络,将社会资源转化为浸润式成长空间。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美育浸润教研团队走进羊角镇竹营小学,通过声乐、器乐、舞蹈等形式,将美育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进一步打造竹营小学“一校一品”诗乐校园品牌,共同推动美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围绕育人目标,茂南区少先队活动精准施策。以仪式感教育厚植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以生活化引导塑造文明言行,规范行为习惯,以协作式实践凝聚团队意识,培育集体荣誉。在茂南少先队鼓号队花样操比赛中,14支队伍展示礼仪教育成果;茂南区青少年语言艺术大赛吸引超1500人参赛,超30个语言类和舞台剧节目同台竞技。多样活动构建起覆盖全面的育人体系,让素养培育向系统推进。

核心队伍专业化进阶

为育人事业强支撑

重新聘任不是“换汤不换药”,而是要打破辅导员队伍边缘化、兼职化的困境。

2024年,茂南区依据《关于茂名市茂南区少先队辅导员聘任工作的通知》,启动镇、校两级少先队总辅导员和大中队辅导员重新聘任工作。此次聘任首次明确各层级辅导员聘任程序,同时细化职责清单。辅导员不仅要组织活动,还要参与课题研究、指导队员制定成长规划,且工作成效被纳入教师职称评审加分项。

这一系列制度设计,让少先队辅导员从可有可无的兼职岗位转变为有门槛、有职责、有发展空间的专业岗位,释放出茂南将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核心工程的强烈信号。

此次重新聘任,重建茂南全区少先队工作的指挥体系。区级层面,由区少工委统筹协调,明确各镇(街道)中心学校总辅导员为区域联络员,负责传达政策、收集问题、组织培训;学校层面,由大队辅导员牵头成立少先队工作专班,联合中队辅导员、德育教师形成工作合力,一支懂政治、懂教育、懂孩子的专业化队伍逐步形成。

4月27日至28日,茂南区举办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培训课程设计紧扣茂南实际,既有新时代少先队改革政策解读、少先队阵地规范建设等理论课程,也包含队会活动设计实操、少先队礼仪规范模拟等实践环节。茂南第一小学展示的《逐梦星辰 强国有我》主题中队课例为全区辅导员提供了可复制的中队活动设计模板与实施策略。

驱动引擎跃升

以机制创新“促长效”

“1名带头人+5名骨干+N名研修学员”,是茂南区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的核心架构。2021年首批3个工作室命名,2025年新增4个,每个工作室由经验丰富的名师牵头,骨干从优秀辅导员中选拔,学员面向青年辅导员招收,带头人定方向、骨干强实践、学员学方法的模式,让工作室成为团队协作平台。

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活动各具特色。黎肖丽工作室开展“传承好心文化”宣讲,激发少先队员争当“好心少年”的热情;吴华利工作室举办“共筑航天梦”研讨活动,设计主题队课并形成可复制资源;张极清工作室组织“环保小卫士”活动,开展少先队活动课和专题讲座,进一步坚定广大少先队员树立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

“茂南为每个工作室拨付专项经费,并制定详细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团茂南区委相关负责人说,以此为第二批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提供硬核支撑。

团茂南区委、茂南区少工委配套启动资金,还明确经费可用于课题研究、交流考察、成果推广。这种“资金+监管”模式,既提供资源保障,又规范资金高效使用。

从育人模式融合创新,到核心队伍专业化进阶,再到驱动机制长效构建,茂南区少先队工作以三个维度协同发力,构建起新时代少先队育人的“茂南样板”。

团茂南区委相关负责人说,随着第二批名师工作室深入运作、数字化少先队建设稳步推进,茂南将继续以“红领巾”的名义,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撰文:颜志雄 通讯员 叶栩栩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蓝淑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