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连州,艳阳高照,发展热潮澎湃。清远民族工业园内,塔吊林立间新厂房拔地而起,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正酣;燕喜新区里,连阳地区最大商业综合体顺盈广场主体封顶、开业在即,牵动全城期待。
这一幕幕忙碌场景的背后,是连州交出的亮眼“成绩单”:2025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5%,连续三个季度在清远排名第一。省、清远市重点项目进度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5.45%、137.8%,均超额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建筑业总产值增长38.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4%,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4.7%等多项指标均排名清远前列……
一组组夺目数字、一项项发展成果,是连州今年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精准施策,在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中奋力奔跑的生动诠释。
招商新气象
引得经济“活水”来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连州将经济发展作为再造一个“新连州”的核心手段,市委书记潘正焕等领导每月研究经济运行、重点项目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广泛动员各级各部门负责人南下北上招强商、引良资,以精准出击打破地域局限,用真诚付出叩开企业心门。
9月3日,总投资10亿元的连州市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项目建成后年产值达15亿元,成为推动连州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10月17日,以“连通四海 共赢九州”为主题的2025连州(黄埔)招商推介会在广州举办,100多家企业、商会代表齐聚,现场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额达31.45亿元……
2025年的连州,招商引资活力四射。截至目前组织开展“走出去”及“请进来”招商活动80次,推动一季度“春启粤北·产城共生”活动中65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投产,总投资额234.93亿元,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连州“春启粤北·产城共生”活动,总投资234.93亿元的65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投产。黄津 摄
推出招商新机制。组建6个产业招商专班,围绕绿色能源、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农产品加工、全域文旅等重点产业开展精准招商,赋能“六个百亿级产业”成型见效,夯实清远民族工业园“一园六区”产业格局。
打造引资“强磁场”。组建3支驻点招商工作队,分别驻点广州、深圳、中山等地,已对接企业(商协会)624家,邀请来连考察企业或商协会115家。
“每次来到连州考察,我都能感受到这里独特的魅力: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政府高效的服务意识。这些都让我坚信,连州是块投资福地。”在连州投资2亿元打造智能装备制造业的雷铸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雷玉王说。
企业主的点赞,道出了连州打造商家“近悦远来”的决心。该市取消下放行政权限359项,工程审批时限压缩70%以上,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了市场活力的“乘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1至9月,连州全市新引进项目22个(2000万元以上),总投资78.86亿元;产业园区新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53.69亿元。特别是今年25个省、清远市重点建设计划项目已全部动工(进度列清远第一),建成投产后将助力连州综合经济效益突破200亿元。
一间间实力企业联袂而至,一个个优质项目接连进驻,正为连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产业新跃升
锻造“硬核”竞争力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连州坚持“两条腿走路”,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新苗成大树”。
建滔(连州)信息产业园内,高精细电解铜箔不断下线。1—9月,以建滔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58.84亿元,同比增长21%。作为连州“六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中的“龙头”,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2024年产值已突破70亿元,该市正以建滔(连州)信息产业园为核心,今年引进总投资63.5亿元的粤实电子铜箔项目强链补链,推动“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率先崛起,并向“双百亿”发起冲刺,未来可期。

连州推动“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率先崛起,并向“双百亿”发起冲刺。黄津 摄
在连州起伏的山峦间,光伏板在阳光下泛起蓝色波浪。835兆瓦新能源项目全容量并网,年发电量约13亿千瓦时,占去年全市用电量74.19%;8个大型新能源项目加速推进,紧抓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契机,新增并网约3.3万千瓦。
连州海腾智能装备产业园工地上,8栋高标准厂房主体封顶,10家签约企业翘首以待。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形成粤西北首个机械智能装备制造全链条集群,年产值超10亿元。
高端智造与绿色能源,正成为连州经济版图上耀眼的新坐标。
优产风正劲。清远民族工业园内,155个项目总投资超338亿元,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35.6%;“黄埔·九陂园”孵化器加快建设,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在承接广州花都皮革产业转移中,青春家居等5家上下游企业建成投产,年内有望“上规”;“东陂腊味”成功注册国家集体商标,1971件注册商标、96件发明专利见证着连州产业创新的澎湃活力。
沃土长新芽。省农业科技园通过验收,连州水晶梨、连州菜心新晋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引领现代农业提质……今年来,一个个传统产业在创新赋能下,焕发出蓬勃生机。

连州水晶梨、连州菜心新晋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津 摄
资金压力是制约许多中小微企业扩大再生产、进行技术升级的关键因素。连州以政策“组合拳”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经济“细胞”。
“真没想到,走访才一周,银行的授信就批下来了!”连州一家新材料小微企业负责人感慨。这得益于连州创新的“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1—9月,连州组建金融服务专班,足迹遍布26500户经营主体,精准推送政策,将1539户企业纳入融资“白名单”,累计授信达29.15亿元,20.43亿元贷款如及时雨般,滋润着企业壮大发展的沃土。
如今的连州,以产业跃升实现“质”“量”双升,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了“翅膀”。
城乡新融合
再造一个“新连州”
县域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连州以“百千万工程”为笔,在城乡统筹发展的画卷上挥毫泼墨。
新区起宏图。37平方公里的燕喜新区是连州未来的城市客厅。新区建设坚持“产城人文”融合理念,引进粤湘桂国际汽贸城等19个重大项目,以143亿元投资为县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其“山水入城”的城市设计斩获省级“粤美县城”优秀作品奖;三江河碧道公园、海阳湖中央公园、云溪公园等主题公园,在新区构建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生态格局。
如今,随着近11万平方米的顺盈广场商业中心主体封顶即将开业,连州国际大酒店加速建设,“画不如”文化艺术中心、红楼新天地、希尔顿花园酒店等文旅地标加快谋划,一座连州人的“珠江新城”正在拔地而起,再造一个“新连州”。

建设中的燕喜新区。邵海庭 摄

连州全力建设一座生态城、产业城、文化城、医疗城、教育城,朝着“粤湘桂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奋进。丘贵星 摄
镇域展新貌。在东陂镇,省级城乡融合中心镇试点成效斐然,“和美瑶汉”东陂—瑶安乡村振兴示范带获评清远市级“优秀”,文旅融合项目与农房风貌提升有序推进。此外,还有东陂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丰阳镇获评省文旅特色镇,瑶安乡成为清远美丽圩镇样板……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镇域风貌跃然纸上。
村村有新景。西岸镇东村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实现连州市国家级文明村“零的突破”;干净整洁村达标率100%,建设美丽乡村风貌带54公里,880个美丽乡村星罗棋布,让希望的田野升腾无限生机。
在“百千万工程”的壮阔画卷中,连州的城乡正演绎着协调发展交响曲,为县域经济腾飞筑牢根基。
文旅新魅力
“连州故事”传更远
山水为骨,文化为魂。连州立足“山水古邑、千年文脉”禀赋,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让“诗与远方”深度融合。
夜幕降临,连州湟川河畔流光溢彩。500架无人机编队腾空,在夜空中勾勒出“连州欢迎您”的璀璨图景;3D水幕烟花与瑶族布袋木狮舞交相辉映,游客在青年创业集市流连忘返。
7月,以“到连州过周末 到连州吃宵夜”为主题的2025连州旅游文化季精彩开启。通过创新融合“非遗活化+科技赋能+夜市经济”,活动累计吸引游客24.38万人次,带来1.37亿元旅游收入。

2025连州旅游文化季,让“连州故事”传更远、让“连州魅力”更动人。罗忠敏 摄
“山水古邑”连州美,一年四季景不同。连州持续深挖自然资源、民族风情、红色资源等潜力,推动“流量”向“留量”升级;加速推进瑶安“洛神谷”、东陂西塘、保安福山等文旅项目建设、开发,文旅市场迎来人气、财气双丰收。
国庆中秋假期,该市累计接待游客27.31万人次,同比增长64.3%;旅游收入突破3亿元,同比增长60.78%。
今年,连州“演艺经济”成为引爆市场的“流量密码”。黄品源、汤宝如等众多知名歌手相继在连州举办个人演唱会,吸引数十万乐迷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11月22日,萧正楠、曹永廉也将在体育中心献唱,进一步拓展消费场景,共同推动连州火爆“出圈”。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连州正将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连州故事”传得更远,让“连州魅力”成为富民强市的“金钥匙”。
民生新温度
发展成果惠万家
GDP的数字跃升,最终要转化为群众的笑脸。连州用实实在在的投入,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在连州镇的“长者饭堂”,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桌,老人们笑容可掬。1—10月,连州发放城乡低保金、特困供养金近9500万元,残疾人补贴3622万元。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稳步推进,颐养中心项目加快谋划,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
教育医疗是民生之基。今年,连州高考600分以上人数激增180%,中考平均分稳居清远第二。广州六中连州实验学校(二期)落成启用,深入推进县中托管帮扶,建立“五同”教学机制,实现管理标准与广州接轨;用好连州首创的“委托招聘+跟岗培养”模式,培训教师超500人次。医疗领域,连州医共体创新案例获省级荣誉,18个“名医工作室”扎根基层,县域内住院率全省第三,12个胸痛救治单元通过省级验收;市慢病院康复楼、市人医肿瘤楼建成投用,南医三院连州医院建设也正加码推进。

广州六中连州实验学校。黄津 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优质的公共服务跨越山水阻隔,正普惠着连州城乡的每一个角落。
改革新魄力
优化环境释动能
发展的活力源于改革的魄力。今年来,连州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改革,成为粤北营商环境新高地。
在连州政务服务中心,“一件事”主题服务窗口高效运转。69项集成服务实现并联办理,企业投资备案1个工作日办结,“网上办”比率高达99.13%。粤湘首个县级供电服务“跨省办”协议落地,与湖南蓝山实现无缝对接。
连州将1亿元省级新型城镇化专项资金注入国企,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双公示”数据达标率为100%,连州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全国132名,位居全省各县(市)第一;“四上”企业净增8家,“个转企”26家;国资监管企业资产增长28.19%……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的良性循环在连州加速形成。
湟川河畔,河长巡河的足迹踏遍294个责任段,1.1万次巡河换来150个问题100%整改。林长穿行于新造的3.5万亩林海中,7.9万株新苗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扎根沃土。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绿水青山间,连州人用行动诠释着“生态本身就是经济”的深刻内涵。
以“百千万工程”激活城乡潜能,以新城建设拓展空间,以产业升级夯实根基,以创新驱动释放活力,连州正走出一条跨越发展新路径。未来,连州将全力建设一座生态城、产业城、文化城、医疗城、教育城,朝着“粤湘桂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奋进。
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黄迪 王璐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