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气温多变
着凉了流鼻涕、嗓子疼
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来点“消炎药”
阿莫西林、头孢、罗红霉素......
只想尽快把症状消掉
浙江的张先生
起初也是这么想的
谁知一顿操作后
病不但没好
反而“雪上加霜”
“医生,喉咙痛一个月了,头孢、阿奇霉素都吃了,怎么还不见好?”前不久,36岁的张先生来到宁波市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耳鼻喉科主任邬忠伟看了一眼张先生的喉咙,发现他整个咽后壁白茫茫一片。喉镜一伸进去,密密麻麻的白色伪膜紧贴在咽后壁,像铺了一层“雪花”。最终,张先生被确诊为真菌性咽喉炎——罪魁祸首不是细菌,而是白色念珠菌。
“平时是不是抗生素吃得比较多?”面对邬忠伟的询问,张先生频频点头。
原来,张先生平日里只要感冒、牙疼、胃痛,就到药店买点头孢或阿奇霉素,“两粒见效,省事!”久而久之,抗生素成了他的“护身药”。这次喉咙痛,他照例吃,结果“炎”没消,反倒长出一片片擦不掉的“白膜”。
邬忠伟解释,抗生素虽然能杀灭致病菌,但是它也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口腔里的“好菌”和“坏菌”一起杀光,白色念珠菌就有机会“乘虚而入”。加上熬夜、压力大,免疫力下降,继而引发真菌性咽喉炎。
在医生的指导下,张先生立即停用抗生素,同时服用抗真菌药,很快症状得到改善。
医生表示,在医院门诊遇到的真菌性咽喉炎患者中,不少人有自行服用抗生素史。更有糖尿病患者把咽痛当成“上火”,胡乱吃药结果引发真菌性肺炎,这种情况在秋冬换季时尤为多见。
医生介绍,抗生素不是万能药,其对病毒、真菌、过敏等引起的炎症无效。在使用抗生素前,必须先由医生诊断区分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细菌性肺炎、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等,经医生判断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
❌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手足口病等,使用抗生素不仅没用,还会增加身体负担。
医生解释,嗓子疼不等于细菌感染,70%的急性咽痛与病毒感染有关。若出现咽痛、发热等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及免疫低下人群,更要引起重视,切勿自行服药。
▶不自行购买
出现不适时,先就医明确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药店也需凭处方销售抗生素,不可随意购买。
▶严格遵医嘱
按剂量、按疗程服药,即使症状好转,也需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停药。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方案更需谨慎,不可自行判断用药。
对细菌感染来说,症状消失不代表细菌已被完全清除,擅自停药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如,病情反复,甚至加重;催生“耐药菌”,更难杀灭;延误病情,增加治疗成本。
▶不随意“囤药”
家里囤积的抗生素可能过期,或与当前感染的细菌不匹配,盲目使用不仅无效,还可能延误病情。
▶注意观察副作用
服用抗生素期间,若出现皮疹、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需及时告知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不可硬扛。
编辑:林东惠 | 责编:梁杰祥
审校发布:王剑莉
来源:宁波市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合肥卫生、国家应急广播、家庭医生报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