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爆火,大家了解到古人转运新鲜荔枝的不易,如今物流发达,天南海北吃上新鲜荔枝不再是梦,作为荔枝的产地,岭南的小伙伴更是早已实现“荔枝自由”。
不过,荔枝虽好,要是吃不对,分分钟让你从“快乐星球”掉进“健康雷区”!今天内科医生为您科普,怎么把荔枝吃得又香又健康。
医学指导:
高元妹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综合内科主任
01
“一颗荔枝三把火”并非夸大其词
荔枝,凭借着汁多味甜的口感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今年荔枝大丰收,广东人狠狠地实现了一把“荔枝自由”。作为夏季的“果中之王”,新鲜荔枝富含维生素C、钾、膳食纤维、8种氨基酸,营养丰富。中医认为,荔枝性温、味甘,有温中补气、健脾养血、行气消肿的作用。
俗话说“一颗荔枝三把火”,这并非夸大其词,过量食用荔枝不仅易引发“上火”症状(如口干舌燥、咽喉肿痛),还可能引发“荔枝病”。“荔枝病”是一种因空腹过量(≥15颗)食用荔枝引发的急性低血糖症。表现为头晕、乏力、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严重者可引发低血糖性脑病。儿童、营养不良者以及糖尿病患者为高发人群。
荔枝虽美味,但对有内科疾病的宝子可不太友好,一不留神就踩雷!快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的风险:
1. 呼吸科病友:肺炎、哮喘患者看过来!
荔枝的高糖分容易诱发痰液黏稠,不利于排出,可能加重慢阻肺或支气管炎患者的咳嗽;哮喘尤其是过敏性哮喘,也要留意是否对荔枝过敏,避免引发喉头水肿或哮喘发作。
2. 消化科病友: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注意!
荔枝中的有机酸刺激胃酸分泌,有加重反流性食管炎或胃溃疡的风险;如果果糖不耐受,也易发生腹胀、腹泻。
3. 心血管病友:敲黑板,冠心病患者注意听!
短时间内进食大量冰镇的荔枝,寒冷刺激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尤需警惕。
4. 肾脏病友:
尤其慢性肾脏病CKD 3-5期患者,无法有效排出多余钾和水分,食用过量易导致高钾血症(危及生命)和容量负荷过重(加重水肿、心衰)。
5. 糖尿病病友:
荔枝的升糖指数较高(GI≈70),含糖量高,会快速升高血糖;更需警惕的是,过量的荔枝可能导致出现延迟性低血糖(“先高后低”),这对胰腺功能是双重打击,千万别大意!
02
这样吃荔枝,健康美味两不误
那么,患有内科疾病的人群还能愉快地吃荔枝吗?
答案是:并非完全不能吃荔枝,关键在于科学、适量、因人而异。
✅ 控制总量:每日建议≤5颗(儿童、体弱者更少)。
✅ 把握时机:务必餐后食用,避免空腹或睡前食用。
✅ 警惕过敏:过敏体质者首次尝试应极少量,观察有无皮疹、瘙痒、喘息等过敏反应。
✅ 温度适宜:选择室温荔枝食用,避免冰镇荔枝带来的血管急剧收缩风险,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
✅ 疾病专属建议:
1. 糖尿病:食用前后密切监测血糖。血糖控制不佳、存在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禁止食用。避免与磺脲类(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促泌剂同服。
2. 肾病:慢性肾病CKD 3-5期患者需监测血钾水平。CKD 4-5期及透析患者强烈建议避免食用;若经医生评估认为可极小量尝试,务必≤1颗,并密切监测血钾和容量状况。
3. 呼吸道疾病:急性感染期(如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发作期)应暂停食用,以免刺激咳嗽加重症状。
✅特殊人群:孕妇、儿童、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应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食用量甚至决定是否食用。
荔枝的美味虽然诱人,但其潜在的“火气”与健康风险不容忽视,尤其对于内科疾病患者。在享受这份夏日甜蜜之前,请务必充分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和相关禁忌,遵循科学的食用原则,做到“心中有数,食之有度”。健康永远是享受美味的前提。
让我们牢记“三要三不要”:
要餐后吃、要控量、要随时监测身体反应;
不要空腹吃、不要吃未熟荔枝、不要忽视疾病禁忌。
科学食用,才能健康享受夏日甜蜜!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黄埔院区
通讯员:程颖、王慧
编辑:大然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