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生命支持技术护航,深河医院成功救治危重心梗患者

作者 郭雨欢 2025-07-11 20:29

近日,一名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的危重患者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河源市深河人民医院)接受救治。重症医学科(ICU)团队快速响应、精准决策,应用ECMO技术在救治关键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成功救治患者,使其最终康复。

命悬一线

常规抢救后病情仍急转直下

患者因凶险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紧急转入深河医院。经急诊介入手术开通血管、植入支架及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等救治,病情仍危重,突发致命性室颤、心脏骤停,生命垂危。

在患者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的危急时刻,重症医学科 ECMO团队迅速到场,立即评估讨论,基于对病情的精准判断和对ECMO适应症的把握,果断决策启动 VA-ECMO(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生命支持。

决策下达后,医护团队高效完成设备预充、管路建立与 ECMO 上机,迅速为濒临衰竭的心脏和全身重要脏器提供了生命支持,赢得了宝贵的“生命时间窗”。团队迅速建立体外生命支持通路。

团队迅速建立体外生命支持通路。

团队迅速建立体外生命支持通路。

ECMO设备运转中为患者心肺功能提供支持。

ECMO设备运转中为患者心肺功能提供支持。

生命守护

121小时精细化管理与全面照护

ECMO的启动只是生命支持的第一步,后续的精细化管理才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接下来的121个小时里,重症医学科医护对 ECMO 各项参数进行精准调控以确保心肺支持效果最优,同时通过严谨操作实现复杂抗凝管理的精准平衡,有效规避出血与血栓风险;团队还严密监测患者循环、呼吸、内环境、凝血功能、脏器灌注等关键指标,及时识别处理任何细微变化,实施全面治疗策略精心维护其他重要器官功能,严格预防感染等并发症以创造心脏自我修复的最佳内环境,且每日由专家团队深入评估病情,根据患者实时恢复状况动态调整优化整体治疗方案。

经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已能自主维持,ECMO 顺利安全撤除,随后其他辅助支持措施也相继撤离,患者意识渐清,生命体征日趋平稳,这意味着在 ECMO 强大生命支持和重症医学科团队精细管理下,患者成功渡过最凶险的难关。

团队进行ECMO参数精细调节与患者密切监护。

团队进行ECMO参数精细调节与患者密切监护。

“没有他们,我挺不过来!”康复中的患者对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表达了由衷感激:“感觉天要塌时,是ICU的医生护士最快给我上了救命的 ECMO 机器!他们日夜守着我,专业又温暖,每个细节都照顾得很周到。

此例极高危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骤停、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成功救治,彰显了该院重症医学科在危重症领域的强大综合实力,标志着该院在应对最凶险、最复杂的急危重症方面,具备了快速响应、精准决策、多科联动、技术攻坚、精细管理的强大综合救治能力,达到了区域领先水平。

科普小知识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可对需要外来辅助的呼吸和(或)循环功能不全的重危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ECMO的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ECMO运转时,血液从静脉引出,通过膜肺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在泵的推动下可回到静脉,也可回到动脉。前者主要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后者因血泵可以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既可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又可用于心脏支持。当患者的肺功能严重受损,对常规治疗无效时,ECMO可以承担气体交换任务,使肺处于休息状态,为患者的康复获得宝贵时间。同样患者的心功能严重受损时,血泵可以代替心脏泵血功能,维持血液循环。

撰文:郭雨欢 丘伊彤




编辑 彭正子 羊建溶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