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发布会,透露粤港澳联动办会新进展!

作者 许仪;姚志豪;梁时禹;戴雪晴 2025-07-08 22:09

十五运会由粤港澳联合办赛,三地间如何协作?赛时通关如何更快速便捷?港澳赛区筹备进展如何?7月8日下午,十五运会组委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在广州举行主题为“开放共享、携手并进”的新闻发布会,三地赛区相关负责人出席,介绍了粤港澳联动办会举措阶段性成果,并回应了大众关心的问题。

跨境协作破藩篱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我国第一次由广东、香港、澳门共同承办的全国性运动会,是实践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重要举措。发布会上,十五运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十五运会广东省执委会副主任、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黄明忠介绍了这一具有开创性的联合办赛模式。

据悉,组委会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联、中央港澳办等国家部委的指导下,建立了“1+4”的粤港澳联络机制。其中,“1”指的是国家层面的组委会港澳工作协调部,“4”指的是粤港澳层面的四个常态化联络机制,包括联络会议、首席联络官、联络员、联合工作组。联络会议两月一次,首席联络官两周一会,联络员每日沟通,24个联合工作组定期会商。

通过高密度的沟通协商,三地在六大重点领域达成共识,分别是跨境赛事、口岸通关、人车证件、食品安全、绿色办赛、赛事日程。三地探索出一套“三地三同”的联合办赛机制——“同频沟通、同心决策、同步执行”

十五运会在筹备过程中,如何实现粤港澳三地联合办赛?黄明忠以“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这一跨境赛事为例,分享了十五运会筹备中的“湾区实验”。

在“硬联通”方面,这一赛事将实现半天跨三地。届时,运动员将从珠海出发,通过澳门大桥到达澳门氹仔,经港珠澳大桥到达香港大屿山,再经港珠澳大桥到达横琴后,回到珠海香洲区,全长230公里。

在“软联通”方面,赛事将实现时速40公里的无感通关。组委会在优化路线、口岸通关、竞赛组织、监管互认、信息互通等方面密切合作,让运动员可以时速40公里的速度无感通关,亲身感受“极速粤港澳”。

在“心联通”方面,赛事将实现千万观众同场感受粤港澳风情。以去年11月举行的测试赛为例,来自全国各地、线上线下的千万名观众,跟着赛事领略璀璨明珠澳门塔,呼吸香港大屿山的清新空气,又回到珠海海岛上的“日月贝”歌剧院,享受这场视觉、味觉、听觉的三重盛会。

通关提速惠民生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办期间,三地人员交流包括物资通关等,必将比以往更加频繁紧密。对于参赛、办赛侧人员,组委会在通关方面有哪些便利性安排?在推动粤港澳协同发展方面又会采取哪些新的举措?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港澳工作协调部副部长、广东省委港澳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张志华介绍了三地通关的相关举措。

据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预计内地前往港澳参赛人员超过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人员超过3000人,是港澳来内地参赛和内地赴港澳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内地和港澳“双向奔赴、共享盛会”。其中,通关就是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本届赛会两大亮点。

张志华介绍,第一个亮点是“口岸就是赛道”,跨境赛无感通关。十五运会两项跨境赛事,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运动员在230公里的赛道上,6次无间断,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丝滑而过,全程享受“不踩刹车”的通关体验;深港马拉松赛,运动员在深圳湾大桥上奔跑时,不用停下来刷通行证,一口气跑通深港两地,领略湾区融合之美。

第二个亮点即“通关连接民心”,传递东道主热情。对于参赛代表团,赛事组委会在口岸设立了“专用通道”。代表团可以“团进团出”、“即到即走”。对于持票观众,组委会给大家开通“绿色通道”,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凭赛事门票还可“急事急办”,实现“一证在手,说走就走”,共享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值得期待的是,横琴口岸的“免出示证件”通道,届时有望实现直接“刷脸”通关。“好客的小海豚志愿者,会做好引导服务,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粤港澳路路通,大湾区一家亲’的便利和热情!”张志华表示。

精心筹备展风采

随着十五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三地的赛事筹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发布会上,港澳赛区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两个赛区各项筹备工作进展。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介绍,香港赛区遵循“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承办赛事。

在场地选址上,香港同样花了心思,希望向全国以至海外观众展现香港不同的城市风貌和特色景点。“比如用于举行铁人三项的中环海滨,早前参与铁人三项测试赛的选手均大赞比赛赛道有特色,可尽览维港两岸的美景和多个香港地标,包括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政府总部、香港摩天轮等。”杨德强表示。

此外,启德体育园亦将会是全运会香港赛区的主要会场。启德体育园是香港最新的国际级场地,正式启用后,迅速成为香港的地标。杨德强介绍,十五运会中的三个项目:七人制橄榄球、击剑和手球;以及残特奥会的硬地滚球,将分别在启德体育园的主场馆和体艺馆举行。“希望为从内地和海外来港观赛的观众,带来精彩的体验,亲身感受这个世界级场馆的魅力。”

澳门赛区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了确保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顺利举行,澳门赛区稳步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包括在5月至6月份已经顺利完成十五运会5个比赛项目的运行测试,效果符合预期。透过模拟正式比赛的流程,组委会对赛事组织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检验,包括口岸通关、人员接待、场地设施、竞赛组织、观众入场指引、媒体动线、医务救护、反兴奋剂检测、食品安全、安保、颁奖礼仪、宣传及志愿者服务等。

“虽然澳门的面积不大,但是旅游资源和配套是十分丰富且多元,我们有信心且诚意邀请全国各地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来澳门展开一场悠然惬意、富有特色、中葡文化交融的旅程,澳门赛区欢迎大家!”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潘永权向全国观众发出邀请。

作为参加过多届全运会的选手,香港著名自行车运动员黄金宝作为运动员代表出席发布会。他认为,全运会是一个很高水平的竞技舞台。“观众对于不同项目的选手水平是有很高的期待。全运会也是一个促进全国各地运动员交流、提升竞赛质量的机会。”

澳门武术运动员李祎曾代表澳门参加过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时隔四年,在“家门口”再次和全运会相遇,李祎表示非常幸运:“对同时作为澳门居民和运动员的我来说,感到一种‘小城办大赛’的满满自豪感!

退役后的李祎是澳门坊众学校的一名体育老师,她希望能够借助全运会的热潮,培养出更多武术人才、吸引更多武术爱好者。“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武术,了解中华的传统文化。让港澳的运动员和市民更加了解内地,也让内地的市民和运动员更加了解澳门,虽然我们很小,但是也希望大家来感受下我们澳门的热情、美食和风景!”

采写:南方+记者 许仪 梁时禹 实习生 邓伟健

摄影:南方+记者 姚志豪 戴雪晴

编辑 余佩 张茵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