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东城5名学生获国家级“创新之星”称号

东莞东城  2025-08-18 07:22

东城科学教育

再结竞赛硕果

5名学生获国家级

“创新之星”称号

近日,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第二十六届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在浙江诸暨举办。本次活动中,东莞市9名学子获“创新之星”称号,获奖人数全省第一。其中,东城旗峰学校商瑾瑜、商瑾瑶、谢佳佳、谢羡羽、曾曦瑶5名同学组成的“海底小旗峰”团队,在FLL青少年机器人挑战项目中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国家级“创新之星”称号,成为广东省获奖人数最多的学校。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展现了东城学子卓越的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也为广东省代表队增添了璀璨光芒。

广东省35名学生获“创新之星”称号

本次比赛以“实践、探索、创新”为主题,汇聚了全国2600余名师生同台竞技。其中,FLL青少年挑战项目交流展示历时2天,以“深海潜思”为主题,东城旗峰学校5名女生组成的“海底小旗峰”团队在机器人任务赛、创新项目答辩和技术方案设计三大环节中沉着应战,凭借跨学科融合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赞誉,最终全员闪耀“创新之星”榜单!

这份荣耀的背后,是学校科创社团日积月累的扎实训练,是指导老师们倾尽心血的专业指导,更是家校同心、携手共育的坚实力量!

据了解,这已是东城旗峰学校继7月荣膺“东莞市第二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优秀实施案例”后的又一硕果!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与团队精神上的卓越成效,也是其深耕科学教育、跨学科融合、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生动缩影。

旗峰学校在科创教育方面成效显著,做法系统多元。该校秉承“有容教育”理念,引入“清华大学积极教育心理学” 理念,将“知、情、意、行”四维目标融入真实场景,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与创新潜能。

硬件上投入资金建实验室、科普百草园等,获评“东莞市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并构建“空间+技术+课程+社会”资源网,联动社区、聘专家、用智慧平台,开发多类特色课程,让学生学会用科学思维求真、以哲学视角思辨。

师资形成“好老师用活资源,好资源反哺成长”的良性循环。采用“普及+选拔”双轨模式,面向全体师生开科普讲座,以“班级初筛→社团试训→竞赛梯队”培养精英,学生获奖超百人次。还依托九年一贯制优势,构建“三阶课程链”,系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良好校园氛围,不仅科技教育成效、教育教学成果显著,成为东城品牌学校,还在全国省市多项重量级比赛中均有获奖。

未来,学校将以 “有容教育” 为根基、“积极教育” 为引擎,深化科创特色品牌教育,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持续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未来竞争力的人才。

近年来,东城街道高度重视科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数字素养的全面提升,积极探索小初高创新人才培养路径,通过深化课程改革激发潜能,强化师资培养夯实根基,推动跨学科融合拓宽视野,构建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培育更具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编辑 冯文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