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在梅:用专业抚慰创痛,把护理延伸到患者心间丨医路向党⑤

作者 王谢思齐 2025-08-07 15:47

编者按:

在医院里,有这样一群温暖的人,他们不是聚光灯下的英雄,却是患者心中的一束光。「医路向党」记录这些真实而恒久的感动。有守护生命的故事,有暖心的呵护,有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善意。让这些温暖片段,成为医患之间理解的桥梁。


“我们开始换药了,可能会有点疼,您忍一下。”在云浮市人民医院骨二区,护理组长胡在梅利落地戴好无菌手套,拿起镊子和棉球,俯身专注地处理着一位截瘫患者的压疮创面。这样的场景,已是她护理生涯中再熟悉不过的日常。

在骨二区,胡在梅每日面对的多是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气管切开等病情危重、护理难度极大的患者。最初面对污秽与创痛也曾感到不适,但作为管床护士的责任感让她选择坚守:“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有直面一切的勇气。”

今年3月,李先生因为摘果不慎摔伤,导致高位截瘫。由于儿子要工作,照顾李先生的重任便落到了他的兄长身上。由于年迈的兄长护理知识匮乏,入院没多久,李先生便出现了严重压疮。

胡在梅发现后,她凭借专业伤口护理知识,每日都为患者清洗伤口、消毒、换药。考虑到患者长期卧床,吃饭时存在误吸风险,她便将床摇高,向家属示范正确喂食姿势,并耐心指导翻身拍背。

出院后,胡在梅并未就此“放手”,她通过微信持续指导家属购买敷料、科学换药,让专业护理跨越了病房,延伸至患者家中。

“一个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离不开护理。”胡在梅深知脊髓损伤带来的不仅是肢体禁锢,更是心灵的巨大冲击。在护理的过程中,她试着走进患者心理,做一个有温度的护士,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不久前,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在工地干活时,突遭马尾神经损伤,导致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胡在梅深知其身为家庭顶梁柱的焦虑,在漫长的康复期,她不仅细致指导患者做康复功能锻炼,还时常鼓励他:“你还年轻,治疗及时,康复前景良好。”

胡在梅耐心地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成功的案例,不断肯定患者微小的进步。最终,患者成功拔除尿管、实现自主排尿,为她送上了一封真挚的感谢信。

胡在梅的护士服前,挂着一枚卡通护士形象的胸针和一个粉色的表,在她看来,这不仅是工具,更是她打开患者心扉的一把钥匙。在工作中,她主动了解病人经济情况,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她耐心安抚家属情绪,引导他们以积极心态感染病人。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不仅是技术,更是沟通、倾听与开导。”工作十五年来,胡在梅对护理工作有了朴素而深刻的理解。这位用专业与温情守护生命尊严的“提灯人”,将南丁格尔之灯的光辉,无声地洒满每一位患者重拾希望的路上。

南方+记者 王谢思齐

通讯员 云医轩

编辑 伍欣莎
校对 肖海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