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不老,皆是传奇 | 全运会观察

南方评论 2025-11-20 16:46

新老交替,是竞技体育永恒的主题。十五运会逐渐进入尾声,当赛场频频掀起“青春风暴”,那些熟悉的面孔也令人感佩万分,他们有着同一个名字——“老将”。

01:47

热泪盈眶!全运会上,那些值得铭记的“再见”

何为“老将”?何以“老将”?很难划出具体的年龄线,也无需给出确切的定义,或许只要静静关注他们的表现,心中就会有答案——

是一种心境。

11月17日晚,在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汪顺首先到达终点后,亲吻泳帽。钟志辉 摄

11月17日晚,在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汪顺首先到达终点后,亲吻泳帽。钟志辉 摄

“其实他在200米仰泳决赛做准备活动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他的心态。”31岁的汪顺致敬30岁的徐嘉余,被很多网友理解为“惺惺相惜”。作为泳坛传奇,汪顺的全运生涯已收获19枚金牌,成为全运会66年历史的“第一人”。但巅峰背后,却是“曾经一点都不顺”,一度萌生退意。正因经历过起起伏伏,他们多了一分从容淡定、宠辱不惊,总是带着“一切从零开始”的心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与时间赛跑,和伤病作战,“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个山丘”。

是一种传承。

“曹缘是‘下山的神’,我是‘上山的人’。”诚如后辈练俊杰的高度评价,作为在板、台间切换自如的老队员,“五朝元老”曹缘已经贡献了所有,把自己当成了“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今年4月,曾坦言“跑不动了”的“亚洲飞人”苏炳添,为了能在家门口参赛,为中国田径以及青少年作好榜样,他选择了站好最后一班岗。人们常常会用“最后一舞”来形容他们的告别,但其实传奇是注定不会落幕的,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发光发热。

是一种热爱。

南方+ 张由琼 拍摄

南方+ 张由琼 拍摄

有人完美谢幕,如铅球女王巩立姣,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全运会五连冠壮举;有人遗憾挥手,如38岁的竞走名将刘虹,以第四名完赛,没能站上领奖台,任是“无缘”也动人;有人做时间的朋友,“你们问我何时离开,不如问问乒乓球何时离开我”,马龙的职业生涯堪称完美,仅缺一枚全运男团金牌,从他的不设“退役时间表”中,或许也可以窥见,“六边形战士”是怎样炼成的。无论结果是否如愿,不留遗憾、不负初心的姿态,本身就值得送上掌声——深知一路走来有多不易的他们,必定拼尽了全力。

是一种情怀。

四年一度的全运会,标记着运动员的成长坐标,也刻下了无数人的青春年轮,形成了跨越代际的集体记忆。是的,没有人永远都是“当打之年”,但拼搏从来无关年龄,无关胜负。当老将还能在赛场上出现,观众还能感受他们的风采,就已经是一种美好的见证,更是体育精神内涵的无声传递:体育最令人动容的,从来不是一路高光,而是一直在路上,不断书写自己的“英雄主义”。“如果巅峰留不住,那就重走来时路。”这一幕,也正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经典栏目《天下足球》中,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解说词:“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酋长球场,32岁的亨利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自己22岁的影子。”

我想,当老将与新星同台竞技,感受“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激流,“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薪火,以及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他们脑海中闪过的,不只是年轻时的自己,还多了一分释然和欣慰——

“以后就靠你们了。”

编辑 胡冰
校对 何翠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