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巩固“半年稳” 拼好“下半场” 勇夺“全年胜”

2025-07-22 09:09

时序盛夏,行至半载。在广东奋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力促“半年稳”迈向“全年好”的关键节点,肇庆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答卷——

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上半年,肇庆地区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势头超过去年同期的3.7%;外贸进出口总值20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增速居全省第一,其中“新三样”出口爆发出增长68.7%的强劲动能;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均超六成,“两新一电”加快集聚成势

这份成绩单,既充分印证了广东作为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强大韧性,也是肇庆在复杂变局中劈波斩浪,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生动注脚,展现了其后发争先的强劲势头。

审视肇庆上半年经济发展,“稳”“进”“新”三重特质鲜明,支撑起争先进位的良好局面。

稳”的基础在巩固——肇庆经济今年上半年的“稳”既体现在量的合理增长,也体现在质的有效提升,增速稳居合理区间,排在全省前列,抗压韧性显著增强。农业在复杂条件下稳健支撑,重要农产品供给有力,“压舱石”作用突出。消费市场内生动力增强,政策拉动大宗及升级消费亮点频现,线上消费活跃,共同促进平稳回暖。金融运行稳健,精准服务实体。这份“稳”超越同期水平,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更厚实根基。

“进”的步伐在加快——外贸实现历史性跃升,增速从全省中游跃居首位,呈现逐季加速、单月冲高态势。国际市场开拓突破,“一带一路”、东盟、RCEP等经济纽带作用有效发挥。工业增长稳健,新动能爆发尤为亮眼:新入库规上企业活力远超历史同期,成为强劲生力军;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增势强劲,根基持续夯实。这份“进”是结构优化、竞争力显著跃升的生动写照。

“新”的动能在积蓄——先进制造业增速大幅领跑工业,贡献度创历史新高。高端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迅猛增长,加速向“主力军”转变。出口结构焕新,机电产品稳固,更具竞争力的“新三样”出口井喷式增长,擦亮“肇庆智造”招牌。关键设备技术需求旺,蓄积升级势能。这份“新”是塑造未来优势、抢占制高点的核心动能,其集聚引领作用空前凸显。

这份“半年报”,为肇庆冲刺“全年红”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受内外部环境影响,肇庆当前经济运行持续承压,全市上半年经济发展与年度目标相比、与先进兄弟城市相比仍有差距和短板,前方攻坚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时间不等人,形势催人进。如何在“半年稳”基础上奋进“全年胜”,实现年初提出的“冲刺3000亿、决胜‘十四五’”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走在前列”的使命,省委要求各地“大梁一起挑”。省委书记黄坤明到肇庆调研,明确要求“以新担当新作为加快打造珠三角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门户枢纽”,为“下半场”攻坚指明路径。

作为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员,肇庆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抓住一切有利条件,大干快上,全力争取最好结果,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肇庆担当。

产业抓增量,持续壮大“两新一电”主导产业,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箭齐发”,推动招商引资和增资扩产“双轮驱动”,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体量、集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区域挖潜能,加力提速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县域特色经济,做强县域首位产业,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加快补齐县城建设、镇村风貌短板,不断激发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活力,同时坚定不移向东看、向东赶,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着力打造西江流域重要节点城市;品质下功夫,扎实推进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促进城市布局优化、扩容提质,抓好特色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高标准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大力发展“旅游+”新业态,着力建设人文之城、山水之城、活力之城。

大道至简,行胜于言。当前,肇庆正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我们要保持攻坚克难、奋起直追的锐气,巩固提升学习教育成果,深化“基层作风优化提升年”行动,持续转作风、优服务、创一流、求实效,全力以赴抓经济、强产业、拼发展,以湾区意识、湾区标准奋力再造一个新肇庆。

满怀信心,笃定前行。展望下半年,只要深刻把握发展的“时”和“势”,把积极有为的“稳”和扎实有效“进”结合起来,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干到底不断积小胜为大胜、积小成为大成,肇庆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将活力更足、风景更好。

◎相关阅读

同比增长5.2%!肇庆发布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

作者:赵砚升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