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日本首相石破茂上台以来面临的第二次“惨败”,也是他第二次在有关公开回应中采取了一个相似的表述——“我们收到了极其严厉的判决”。
2024年10月27日晚,日本国会众议院选举计票结果公布前,“自民党与公明党的执政联盟(自公联盟)难获多数席位”的消息传开,石破茂曾称“必须谦卑而严肃地接受这一结果”。时隔9个月,面对国会参议院选举的又一次历史性惨败,石破茂再次表示,“将从心底表达最深切的歉意”。
7月21日,虽然石破茂决定继续留任首相,但多方政治势力的表态依旧复杂。自石破茂上台以来,其“反主流”特色、困窘的政治“平衡术”,以及“是否将成为最短命内阁”的预言时时凸现。此次国会参议院选举自公联盟的惨败,在时隔近一年后,再次引发日本国内民众及国际社会的质疑。
从日本国内政局到日美联盟的未来,石破茂引领下的“东亚强国”将何去何从?令和年间,“战后80周年”临近,多位日本国际问题专家向南都N视频记者指出,保守政治的路线之争再度成为焦点。“这次选举或许预示着日本社会撕裂结构的初现端倪。”
7月20日,在日本东京自民党总部,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为当选议员贴花。新华社发
7月20日,在日本东京自民党总部,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为当选议员贴花。新华社发
再陷执政危机
本次国会参议院选举围绕改选的124席和东京选区补选的1席,总计125席展开争夺。当地时间7月21日,选举计票结果显示,立宪民主党等在野党获得的席位总数已达到过半席位125席,最终为126席。
排除非改选席位后,四大在野党中,立宪民主党获22席,随后依次是17席的国民民主党、7席的维新会和3席的日本共产党。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民粹保守政党参政党,获14席,在在野党中排名第三。
自民党获39席,公明党获8席。自公联盟未获参议院过半席位。这也是自民党自1955年成立以来,首次在国会众参两院都未能取得过半数席位。
此次国会参议院选举的最终计票结果。
此次国会参议院选举的最终计票结果。
另一个更直观的数据则是来自日本广播协会(NHK)的民调数据。在石破内阁正式履职前的17个月里,日本民众对内阁的不支持率呈现出相当直观的上升趋势,从2023年5月的31%,一路攀升至2024年9月的60%。石破内阁正式履职后,该数据一度跌至32%,但此后又逐步攀升,直至在今年7月达53%。
“这是战后罕见的一次局面变化。可以说,这是执政联盟近年来最为严峻的一次政治警讯。”日本杏林大学综合政策学部教授刘迪向南都记者指出,此间原因并非偶发,而是积累已久。
“作为执政主体,两党在政治理念与政策执行层面,均出现了明显的‘政治老化’现象。不仅未能有效应对全球秩序重构与地缘政治紧张,连通胀、少子化、社会保障等国民最关注的民生议题也缺乏实质性应对。”刘迪表示。
“对年长一代而言,他们对执政党的治理无力感到忧虑;而对‘失落的三十年’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世代来说,执政党的传统话语与组织手段早已无法引发共鸣。”刘迪认为,网络舆论崛起、价值观变迁与代际断层,共同促成了年轻选民对保守政治的结构性离心。
更细节的因素在于,“‘政治黑金’的丑闻让自民党至今仍未重获社会民众信任”。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进一步向南都记者解释道,“比如,连续两次在三重县选区当选参议员的自民党籍吉川有美,此次就因涉及‘政治黑金’问题而落选。”
此外,石破茂的执政成绩不佳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甚至来自美国多方的意见也指出,在日本面临经济逆风、生活成本危机,以及迫在眉睫的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之际,石破茂一直难以激发民众信心。
“自去年10月上台以来,石破茂的内外成果都较为有限,特别是缺少能够直接打动选民的成绩。”陈洋指出,以日美关税谈判为例,这本有可能助选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的选情,但迄今日美已进行了7轮关税谈判,却仍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由此也使得一些日本选民对执政党失去了耐心和信心,不愿继续将政权托付给石破茂率领的执政党。”陈洋说。
撕裂初现端倪
来自日本各方政治势力的声音纷繁嘈杂。有自民党内高层公开表示,“支持首相留任的一派和反对的一派正在激烈角力。”
当地时间7月21日凌晨,自民党参议员青山繁晴在大阪接受采访时表示,“石破茂首相应该真正规矩点,辞职。他就是个跛脚鸭。一个被众参两院元老拒绝的政府,怎么能代表日本的国家利益,与特朗普政府这样的强势政府谈判?”同日,自民党参议员若林洋平也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石破茂“根本就不适合当领导”。
也有消息指出,自民党最高顾问麻生太郎向身边人表示,不会允许石破茂继续执政。而被视为“后石破时代”有力人选、曾在首相选举中严重威胁石破茂的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早在为参议院选举助选时就已表示,要“重塑自民党的脊梁。为此我将全力奋战”,后来被多方解读为试图“取石破而代之”。
2024年10月1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前排中)在东京的首相官邸率阁僚合影。新华社发
2024年10月1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前排中)在东京的首相官邸率阁僚合影。新华社发
过去在首相参选的惊险选票战中获胜的石破茂,一直被认为与原麻生派和原安倍派的关系较差。
在胜选后组阁时,原麻生派、原茂木派、原二阶派、原岸田派、原森山派成员均在阁中各得其位,唯独缺少原安倍派成员。不仅如此,石破茂还任命曾高举“反安倍”大旗的前行政改革担当大臣村上诚一郎出任总务大臣。村上诚一郎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对安倍晋三表达不满,称其搞砸财政、金融、外交等事务。
石破茂与原安倍派成员之间如履薄冰的“政治平衡术”也长期备受关注。
组阁期间,他一直在尝试与导致前岸田政府下台的直接原因——金权交易的腐败丑闻“黑金”作切割,远离受党纪处分的数十名涉事者占比最高的原安倍派阀。而在国会众议院选举惨败后,石破茂又当即表态称,将会启用在此次众议院选举中再度当选的涉及“政治黑金”议员。
虽然石破茂目前已经明确表示将继续执政,但刘迪也向南都记者指出,当下保守政治的路线之争再度成为焦点。
“石破茂被视为一位倾向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的政治人物,其理念与安倍晋三代表的民族保守主义路线明显不同。也正因如此,石破茂在自民党内长期处于边缘地位,缺乏稳固的派阀盟友。有观点指出,是否有新的领导人能够继承‘安倍路线’,并对战后秩序、历史认知、国防立场等作出系统性总结,将成为今后日本政治走向的重要观察点。”刘迪说。
与此同时,来自在野党的声音也愈发受到关注。在此次参议院选举结果中,多个在野党的票数跃升,新兴党派和小党的势力壮大,其中以参政党为首。
陈洋向南都记者分析称,日本社会民众对主流政党的不信任感正日益加深。近年来,涉及自民党的丑闻、日本深陷“失落的三十年”困境、物价高涨等问题,引发了日本民众对自民党执政能力和治理成效的不满。
“然而,日本民众在对自民党日渐缺乏期待的同时,对主流在野党也抱有失望之情。他们认为,包括立宪民主党在内的传统主流在野党只会提出反对意见,却拿不出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事实上,近年来日本媒体的相关民调数据也反映出,无特定党派支持率的群体数量正在增加。其结果就是,大量中间选民产生幻灭感,要么不参加投票,要么转而支持其他政党。 ”
此次选举中异军突起的参政党,正是体现了新兴政党、小党政策灵活、主张鲜明、抓住特定人群等特征的典型。陈洋解释道,该党派借助网络平台主打“反全球主义”“日本人优先”,吸引对现状不满的中老年群体。同时,在选举期间经常通过发表极端、耸人听闻的内容来吸引媒体和选民的关注。相比传统政党模糊折中,新兴小党“定位清晰”,更容易打动对特定议题敏感的选民。
“这次选举或许预示着日本社会撕裂结构的初现端倪。”刘迪表示。
“日本丸”驶向何方
行驶于世界浪潮之上,“日本丸”究竟是随波翻覆,还是能够平稳前行?石破茂能否沉稳应对来自参众两院的重重压力?此中的核心议题之一便是,日美联盟将如何发展?而最急迫的疑问则是,在新的关税谈判截止日期8月1日来临之前,石破茂能否一举创造政绩,挽救其岌岌可危的支持率?
7月21日,石破茂在记者会上明确表态:“关于美国关税措施,我们将以‘投资而非关税’为理念,以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为根本原则,达成一项对日美双方均有利的协议。”
连日来,为重新审视日美关税问题,日方提出通过巨额投资和增加美国产品进口来减少贸易逆差,但尚未达成协议。随着8月1日的最后期限临近,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于21日早晨即刻启程前往华盛顿,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和财政部长贝森特进行谈判。石破茂则提到,“希望尽快与特朗普总统直接对话,并取得明显成果”。
2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右)与到访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华盛顿白宫举行会谈。新华社发
2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右)与到访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华盛顿白宫举行会谈。新华社发
这已是赤泽第8次前往美国进行关税谈判。出发前,赤泽公开坦言,此次谈判不会容易,因为日本和美国都需要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接下来将是一条真正的‘荆棘之路’。”石破茂称,“我希望与其他政党加深真诚的讨论,并怀着对国家的真诚奉献精神,投身于国家政治。”
“结合目前的情况来看,石破茂倒不至于立刻被挤下台。”陈洋向南都记者指出,在他看来,石破茂表态继续留任首相,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日美关税谈判迫在眉睫;第二是石破茂若下台的话,自民党有可能失去执政地位。
“假设石破茂辞职,那么自民党就需要尽快举行总裁选举,选出新任总裁。在以往自民党在国会‘一党独大’的时候,新任自民党总裁自然而然会成为新任首相。但如今,自民党在参众两院均属于‘少数执政党’,这就意味着新任自民党总裁未必会顺利经过国会首相指名选举成为首相,而一旦新任首相来自在野党,则直接意味着日本政权轮替,自民党下野。因此,石破茂坚持留任,也是在维持自民党执政。”陈洋指出。
“石破茂目前面临的最主要议题还是如何确保稳定执政。经历参议院选举后,石破茂率领的执政党随时都有被在野党联合提交‘内阁不信任案’,进而被迫下台的可能。在自民党内,作为总裁的石破茂的威信和凝聚力被削弱,党内保守派、‘反石破’势力蠢蠢欲动。在党外,美国关税施压、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的兴起等,也左右着石破茂能否驾驶‘日本丸’平稳航行、乘风破浪。”
刘迪则向南都记者解释道,“目前,日本政坛面临的关键议题仍集中在以下三方面:物价上涨与通胀压力持续对民众日常生活造成冲击;对美贸易与关税谈判,尤其是农产品和高科技产业领域的不对等结构亟需调整;老龄化与地方衰退问题,导致社会保障制度财政负担日益沉重,而政治回应却不足。”
“选举之后,党内外对石破茂下台的呼声更高。若石破茂希望稳定执政局势,需尽快提出明确的改革路线,特别是在经济与外交政策上做出实质性突破。但若支持率持续下滑,不排除在秋季国会召开前,出现‘提前辞职’的情势。”刘迪指出。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肖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