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雷州市调风镇赤尾村赤尾小学的操场上星光点点。由中歌艺术学院20余名师生组成的大学生“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突击队与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联合打造的“美育浸润乡村”文艺汇演在此举行。雷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曹康武,调风镇党委书记梁军荣,赤尾村党支部书记蔡文招,赤尾小学校长曹博俊,突击队全体成员及村民代表等350余人参加活动。
“同学们,跟着我的手势,让我们用歌声把心中的快乐尽情释放!”在赤尾小学的教室里,“乐响心田”突击队成员正引领孩子们开启一段充满探索的音乐之旅。他们用身体轻盈的律动,引导孩子们感知每一个跳动的节奏,让音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考虑到乡村儿童音乐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他们创新设计了一套“游戏化+沉浸式”的教学模式:通过“音符卡片接龙”的趣味游戏,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轻松掌握识谱技巧;借助“自然音效模仿”的生动实践,巧妙训练孩子们的音准感知。
“许多孩子都是第一次接触合唱,短短2个课时,他们展现出了不错的学习能力。”突击队成员时雨欣表示,当孩子们完整地唱出《一想到你呀》时,整个教室仿佛被一股暖流萦绕。
活动期间,赤尾小学与中歌艺术学院签署《乡村美育振兴合作框架协议》,并在赤尾小学正式挂牌建设“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美育实践基地”。蔡文招表示,此次合作是村镇落实“文化强村”战略的重要举措。
“我们将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支持突击队常态化支教,让艺术教育成为乡村孩子成长的‘必修课’,为乡村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乐响心田”突击队队长栗瑞康介绍,团队成员在支教过程中,紧密结合乡村美育教育特点,精心开发了“美育资源包”,内含丰富的课程视频、详细教案和趣味互动游戏,方便乡村教师后续教学使用。他表示:“我们不仅要‘传送艺术’,更要‘种下艺术’,让美育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女儿以前见到生人就躲,现在居然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村民陈大姐举着手机全程录像,感慨道,“这些大学生娃娃,真给村里带来了新气象,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了。”合唱《声声慢》、舞蹈《少儿有志》、朗诵《最幸福的路》等精彩而生动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热烈掌声。当晚的文艺汇演如同一簇跃动的火焰,点燃了乡村夏夜,也为“乐响心田”突击队为期12天的支教活动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曹博俊说:“孩子们就像待雕琢的璞玉,美育教育能让他们绽放出自己独特的光芒。”他表示,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到来,为乡村孩子打开了一扇美育的窗口,也为他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突击队队员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授知识,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这种教育模式对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赤尾小学将继续深化与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的合作,并计划组建“赤尾雏鹰艺术团”,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
“我们计划每学期选派队员返村复训,为乡村儿童量身定制美育夏令营,让美育的阳光持续照耀乡村。”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团委书记、突击队指导教师程倩表示,突击队还发起了“艺术微心愿”计划:通过深入调研和耐心访谈,了解孩子们的“艺术梦想”。后续将继续为孩子们筹集乐器、舞蹈服等物资,助力孩子们实现艺术梦想。
撰文:罗鑫 林日清 通讯员 程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